莒南花生

莒南县花生产业发展办公室 【管理

原产地山东

– 产地市县: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油料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272
– 地标认证时间:2010
– 品质特点:个大粒饱、口感脆甜,营养丰富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366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0年04月02日
产品介绍

“莒南花生”由于地域和气候所致,所生产的花生果大粒饱,被世界誉为“中国坚果”。富含油酸、蛋白质、脂肪、醣类,维生素A、 B1. B2. B6. E、K、及矿物质钙、磷、铁、硒等营养成分,可提供八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及不饱和脂肪酸、卵磷脂、胆碱、胡萝卜素、粗纤维等有利人体健康的物质,营养价值绝不少于牛奶、鸡蛋或瘦肉。花生的籽仁上有一层红红的外皮,名为花生衣,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 B2及可以用来止泻的单宁成分,性平、味甘、微苦涩,可以制药。另据测定,每克花生仁约含白黎芦醇1.7~3.7μg。果壳可制酒精、糠醛等,油粕、茎叶是上好的畜禽饲料。“莒南花生”要求种植在地力肥沃,土壤疏松的地块,温度和土壤湿度适宜,花期天气晴朗,花针期温湿度适中,荚果膨大期地温为23℃,光照充足,不旱不涝,收获期秋高气爽。该气候生产的花生产品不含黄曲霉素。该花生加工的产品,味香色正,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花生果又被人们称之为吉祥物,长生果喻意长命百岁,花生又喻意生育后代男孩女孩花着生。2007年,首届中国花生年会暨中国花生博览会在莒南县召开;2008-2017年,“中国花生之乡”在国家工商局申请了注册商标保护。

生态环境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莒南花生”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莒南县花生品种繁多。建国初期,由解放前沿袭下来的生育期为180天的晚熟普通型大粒花生—大爬蔓、大铺秧、大站秧、小麻叶等为县内主要农家品种,同时还搭配种植了铁爪爬、小铁锤等早熟珍珠豆型小粒花生品种。1955年春,县生产合作部从蓬莱县团结村引进25公斤伏花生,分配给朱芦区厉家寨、坪上区安前、岭泉区东官庄村进行繁殖。1956年,洙边区扶兰官庄的王凤久、朱芦区厉家寨的厉月举去烟台专区参观学习时,从蓬莱县团结村购进25公斤伏花生进行繁育。是年,九区(坪上)安前村农业合作社社长吉德志带领科学实验队进行花生高产试验,先后培育“百生”、“一窝猴”、“花28”、“花37”等优良品种,在临沂地区推广。1957年3月,他出席山东省首次劳动模范代表会,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1958年他出席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大会。1959年他又出席在烟台市召开的中国农学院花生研究工作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随后被选为山东省农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演讲团成员,在全省各地巡回演讲。1957年,县种子站从文登县、栖霞县购进1.5万公斤伏花生、文登大粒墩、栖霞花抱鸡等优良品种,安排在团林、大山、许口、洙边、坪上等地集中繁育。1961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来莒南县团林公社安前大队驻点,无偿地提供了蓬莱一窝猴、临清小麻叶、官家庄半蔓等10余个品种进行区域试验。1963年秋,县种子站开始收购伏花生1.25万公斤,向全县进行推广。同时还在农村开展了以60公斤普通花生换取50公斤伏花生果的互换活动。同年大兴1号早熟粒种在大山、坪上、团林、洙边、相沟等地引进种植。1965年,县农技站从临沂地区农科所引进少量的临花1号(反修1号)、临花2号(反修2号)试验种植。1969年,县种子站从江苏省赣榆县种子站引进徐州68—4. 徐系1号、临花1号、临花2号、半站秧、小麻叶等良种为搭配品种。1979年3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召开外贸出口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由莒南县农业局农艺师谭正晓于1964年用“小麻叶与伏花生”杂交育成的“莒南1号”被评为全省15个出口花生品种之一,当年全县种植3000亩以上。县花生办公室还于同年从临沂地区农科所引进鲁花1号(新城早)在团林区李家村、许口区东官庄等地种植。1983年,县种子站从海阳县调进1.5万公斤海花1号进行推广。1985年县经作站、种子站从莱阳县种子公司调进2.5万公斤双纪2号进行繁育。1986年,县种子站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引进25公斤鲁花9号进行繁育。1999年,县经作站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临沂市农科所协作,先后从外地引进了花育16号、花育17号进行繁育示范。2000年以来,大力推广了丰花一号、潍花六号、花育21. 花育22号等高产优质花生良种,为莒南县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及产业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03年,全县共种植花育16. 花育17. 花育21. 花育22号、花育23号、丰花一号18万亩,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花生良种5万余吨。2008年,我县选育的特大果花生科花一号获得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填补了国内特大果花生的空白。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面,莒南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从山东农业大学聘请了花生专家任科技副县长,专抓花生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等工作。1998年,莒南县承担了山东省花生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经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委员会测产验收,3万亩花生示范田平均亩产504.3公斤,10万亩带动田平均亩产435.1公斤,最高地块单产618.75公斤,圆满完成了省良种产业化委员会下达的任务指标。2000年1月,县委、县府根据生产实际和有关专家的建议,制定了将全县花生面积扩大到50万亩,真正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优质花生商品基地和花生贸易出口集散地的工作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设立了花生生产办公室,建立了以县花生研究所、花生原种场为龙头,以良种繁育专业村、专业户为主体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搞好原种田、一级种子田、良种田建设,防止边推广边出现品种混杂退化现象的发生。同时,还积极承担了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委员会布置的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全国(北方)新品种区域试验。近几年来,莒南县先后引进推广了花育16号、丰花1号、花育19号、花育22号、25号等优质良种,选育了科花一号特大果花生,提高了花生的经济价值。

地域范围

“莒南花生”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莒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海拔为60-400米之间。地域保护范围面积7万公顷,生产面积33300公顷,年产量16万吨,产值70300万元,主要涉及莒南县的朱芦、团林、坪上、文疃、涝坡、坊前、壮岗、洙边、相邸、相沟、板泉、石莲子、汀水、大店、十字路等18个乡镇,共计723个行政村。
1. 土壤地貌情况: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莒南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西长50公里,南北长44公里,总面积1752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71%,平原占29%,耕地面积109万亩。全县地势、地貌复杂,一年四季分明,山川、平洼皆有,河、库、汪、塘齐全。
2. 水文资源:全县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302.8毫米,平均年径流系数0.37,平均年径流模数30.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536立方米。全县山丘区为多水带,沭河平原区为过渡带。全县多年平均入境客水总量为5.87亿立方米,其中入陡山水库客水1.07亿立方米。
3. 气候情况: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左右,年平均光照时间为245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无霜期198天,空气清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清纯,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
4. 人文历史情况:花生名称繁杂,有落花生、花生、长生果、落地松、万寿果、落生、地豆、香芋、香逊、无花果、千岁子、香豆、落花参等13种之多。据《重修莒志》记载:“落花生,有名长生果,旧唯有小者,清光绪间始传入大者,曰洋花生,岭地沙土皆艺之,易生多获,近为出口之大宗”。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E、C、B,并含有钙、磷、铁等多种元素,香脆可口,可以加工制作成多种风味食品、糖果辅料,有健脑强体的作用。花生油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油,有助于人体对胆固醇的分解,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疾病。果壳可制酒精、糠醛等,油粕、茎叶是上好的畜禽饲料。种皮可以入药,名为花生衣,性平、味甘、微苦涩,功能收敛止血,能治血友病、类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花生果又被人们称之为吉祥物,长生果喻意长命百岁,花生又喻意生育后代男孩女孩花着生。所以,花生及花生制品常被当作馈赠客人的佳品。莒南地域多丘陵,土质多为砂砾土,土壤通气性能好。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这种自然条件适宜花生生长,能使花生的油酸、维生素、磷脂含量高,而且色泽好。因此,莒南县种植花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光绪年间,莒南县便引入大花生种植,至1996年,莒南县花生单产连续七年位居全国花生单产第一位或第二位,总产跃居全国油料百强县第二位。1996年3月,莒南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1998年2月,莒南县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和农业部定为标准化生产“花生示范区”。自2001年至今,山东省农业厅、农业部先后在我县召开了五次大型花生产业化现场会议或生产经验交流会议,并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等花生种植大县建立了友好的花生新品种信息交流关系。目前,全县有8家重点花生出口创汇企业通过了ISO系列质量标准体系认证,5家花生米出口企业获得了欧盟注册,5个花生油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颁发的A级使用证书。山东玉皇、莒南金胜、山东嘉世通等粮油制品有限公司都分别获得全国知名品牌、放心品牌、中国最佳供应商、山东省农(林)产品品牌等称号!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新鲜度:新鲜、清洁,荚果网纹清晰,籽仁色泽鲜艳。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荚果和花生仁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色泽:具有本品种所固有的色泽,所加工的花生油味浓香,油酸/亚油酸比值高。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可加工成花生果、花生原料米、油炸花生米、风味花生、乳白仁花生、花生奶、花生酱、花生糖、花生糁、花生酱菜等十大系列产品。腐烂:荚果无伏果、烂果、虫食果、芽果,籽仁整齐度:果重根据不同要求进行。
2. 内在品质指标:莒南花生富含多种营养。经检测每100g花生果含蛋白质25.9-26g,粗脂肪50-51%,钾155-157.5mg,钙6.3-6.6mg,镁14-14.8mg,铁0.3-0.5mg,维生素C 4.5-5.0mg,维生素A 0.05-0.06mg,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故美其名曰“中国坚果”。
3. 安全要求:“莒南花生”必须达到农业部“无公害食品桃”的卫生指标。有《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情形的不得上市销售。

生产方式

莒南县花生地膜覆盖最早应用于1980年,1982年在团林、坪上、十字路、洙边、坊前、石莲子等地推广56亩。据试验结果表明:盖膜的花生平均亩产荚果407.65公斤,比同等条件下未盖膜的平均亩增荚果103.5公斤,增产34%。1983年,团林公社李家桑园大队承担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开展的地膜覆盖项目试验研究,获得成功。1984年全县推广面积为4836亩。1991年,全县地膜覆盖花生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并结合地膜覆盖推广了海花1号、鲁花9号等良种,推广了稳施氮、增施磷、施足钾、添微肥的测土配方施肥措施,采取了肥地宜稀、薄地 宜密的措施,搞好科学管理。通过科技组装措施,地 膜覆盖率达99%以上。莒南县承担的农业部优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开发获得山东省农业丰收计划奖。自1994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部、省、市级科技成果20余项,包括优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开发、花生高产综合配套栽培、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花生平衡配套施肥和夏花生高产技术研究等,均圆满或超额完成了项目指标。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承担了科技部下达的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工作,这些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使全县花生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花生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先进技术推广率达到85%,科技进步对花生生产的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40%提高到2000年的55%。2004年,县花生生产办公室、花生研究所、花生原种场等繁育体系健全,并加强了花生科研人才队伍和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建立了由县到乡镇到农户的层次合理、相连密切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和加工服务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有人抓的科技网络。由县农业局制定的《春花生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夏花生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被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地方标准DB371327/T002-2002和DB371327/T003-2002号发布,于2002年4月10日实施。县花生生产办公室先后编发了《优质花生地膜覆盖标准化管理规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意见》、《优良出口品种介绍》、《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等技术资料,并与乡镇科技服务站等部门通过开办技术学校、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印发明白纸以及电视讲座等方式,向农民广泛传授新的种植技术,促进了花生良种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包装规范

1. 花生收获后按标准规定的质量条件挑选分级,包装验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花生,必须注明标志、产品名称、产地、商标、日期等,经验收合格进行销售。
2. 产品包装及标示均标注“莒南花生”地理标志及其图案。

产品百科
莒南花生,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莒南多丘陵,地势高,土质多为沙砾土,土壤通透性能好,适宜花生种植。莒南花生个大粒饱,富含蛋白质,维生素E、维生素B等,品种以大花生为主。同时,先后引进推广了中国一大批优质良种。2008年选育的特大果花生“科花一号”,通过了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填补了中国特大果花生新品种空白。
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莒南花生”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莒南花生
产地名称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
品质特点
个大粒饱、口感脆甜,营养丰富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366号
批准时间
2010年04月02日

莒南花生产品特点

莒南花生品质特性

花生名称繁杂,有落花生、花生、长生果、落地松、万寿果、落生、地豆、香芋、香逊、无花果、千岁子、香豆、落花参等13种之多。莒南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E、C、B,并含有钙、磷、铁等多种元素,香脆可口,可以加工制作成多种风味食品、糖果辅料,有健脑强体的作用。花生油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油,有助于人体对胆固醇的分解,可以有效防止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疾病。果壳可制酒精、糠醛等,油粕、茎叶是上好的畜禽饲料。花生果又被人们称之为吉祥物,长生果喻意长命百岁,花生又喻意生育后代男孩女孩花着生。所以,花生及花生制品常被当作馈赠客人的佳品。
莒南花生莒南花生

莒南花生外在感官

新鲜度:新鲜、清洁,荚果网纹清晰,籽仁色泽鲜艳。无不正常外来水分荚果和花生仁具有本品种的基本特性。
色泽:具有本品种所固有的色泽,所加工的花生油味浓香,油酸/亚油酸比值高。
风味:具有本品种特有的风味,可加工成花生果、花生原料米、油炸花。
生米、风味花生、乳白仁花生、花生奶、花生酱、花生糖、花生糁、花生酱菜等十大系列产品。
腐烂:荚果无伏果、烂果、虫食果、芽果,籽仁。
整齐度:果重根据不同要求进行。
花生果 花生仁
纯质率%
等级
最低指标
纯质率%
等级
最低指标
1
71.0
96.0
2
69.0
94.0
3
67.0
92.0
4
65.0
90.0
5
63.0
88.0
杂质(%)
1—5级通货
1.5
杂质(%)
1—5级通货
1.0
水分(%)
10.0
水分(%)
9.0
色泽、气味
正常
色泽、气味
正常

莒南花生营养价值

莒南花生富含多种营养。经检测每100克花生果含蛋白质25.9—26克,粗脂肪50—51%,钾155—157.5毫克,钙6.3—6.6毫克,镁14—14.8毫克,铁0.3—0.5毫克,维生素C4.5—5.0毫克,维生素A0.05—0.06毫克,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等,故美其名曰“中国坚果”。

莒南花生药用价值

花生种皮可以入药,名为花生衣,性平、味甘、微苦涩,功能收敛止血,能治血友病、类血友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莒南花生产地环境

莒南花生土壤地貌

临沂市莒南县位于山东省的东南部,东西长50千米,南北长44千米,总面积1752平方千米,其中山地、丘陵占71%,平原占29%,耕地面积109万亩。全县地势、地貌复杂,山川、平洼皆有,河、库、汪、塘齐全。

莒南花生水文资源

莒南县多年平均天然径流深302.8毫米,平均年径流系数0.37,平均年径流模数30.3万立方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人均占有地表水资源量536立方米。全县山丘区为多水带,沭河平原区为过渡带。全县多年平均入境客水总量为5.87亿立方米,其中入陡山水库客水1.07亿立方米。

莒南花生气候情况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5℃左右,年平均光照时间为2450小时左右,年平均降雨量850毫米左右,无霜期198天,空气清洁,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水质清纯,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丰富的光、热、水资源。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的土壤和降水,对发展花生产业非常有利。

莒南花生莒南花生

莒南花生历史渊源

花生原产于南美州,明代传入莒南。最早传入的是小花生,称龙生形;清末又传入大花生,也叫洋花生。
据《重修莒志》记载:“落花生,有名长生果,旧唯有小者,清光绪间始传入大者,曰洋花生,岭地沙土皆艺之,易生多获,近为出口之大宗”。
莒南县种植花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光绪年间,便引入大花生种植。
1955年春,莒南县生产合作部从蓬莱县团结村引进25千克伏花生,分配给朱芦区厉家寨、坪上区安前、岭泉区东官庄村进行繁殖。
1956年,洙边区扶兰官庄的王凤久、朱芦区厉家寨的厉月举去烟台专区参观学习时,从蓬莱县团结村购进25千克伏花生进行繁育。是年,九区(坪上)安前村农业合作社社长吉德志带领科学实验队进行花生高产试验,先后培育“百生”、“一窝猴”、“花28”、“花37”等优良品种,在临沂地区推广。
1957年,县种子站从文登县、栖霞县购进1.5万千克伏花生、文登大粒墩、栖霞花抱鸡等优良品种,安排在团林、大山、许口、洙边、坪上等地集中繁育。
1961年,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来莒南县团林公社安前大队驻点,无偿地提供了蓬莱一窝猴、临清小麻叶、官家庄半蔓等10余个品种进行区域试验。
1963年秋,县种子站开始收购伏花生1.25万千克,向全县进行推广。同时还在农村开展了以60千克普通花生换取50千克伏花生果的互换活动。同年大兴1号早熟粒种在大山、坪上、团林、洙边、相沟等地引进种植。
1965年,县农技站从临沂地区农科所引进少量的临花1号(反修1号)、临花2号(反修2号)试验种植。
1969年,县种子站从江苏省赣榆县种子站引进徐州68—4、徐系1号、临花1号、临花2号、半站秧、小麻叶等良种为搭配品种。
1979年3月2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在青岛召开外贸出口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由莒南县农业局农艺师谭正晓于1964年用“小麻叶与伏花生”杂交育成的“莒南1号”被评为全省15个出口花生品种之一,当年莒南县种植3000亩以上。县花生办公室还于同年从临沂地区农科所引进鲁花1号(新城早)在团林区李家村、许口区东官庄等地种植。
1983年,莒南县种子站从海阳县调进1.5万千克海花1号进行推广。
1985年,莒南县经作站、种子站从莱阳县种子公司调进2.5万千克双纪2号进行繁育。
1986年,莒南县种子站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引进25千克鲁花9号进行繁育。
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方面,莒南县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从山东农业大学聘请了花生专家任科技副县长,专抓花生良种的引进、繁育和推广等工作。1998年,莒南县承担了山东省花生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经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委员会测产验收,3万亩花生示范田平均亩产504.3千克,10万亩带动田平均亩产435.1千克,最高地块单产618.75千克,完成了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委员会下达的任务指标。
1999年,莒南县经作站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临沂市农科所协作,先后从外地引进了花育16号、花育17号进行繁育示范。
2000年开始,莒南县推广了丰花一号、潍花六号、花育21、花育22号等高产优质花生良种,为莒南县花生新品种的推广及产业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2000年1月,莒南县委、县府根据生产实际和有关专家的建议,制定了将全县花生面积扩大到50万亩,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优质花生商品基地和花生贸易出口集散地的工作目标。为确保这一目标的实现,设立了花生生产办公室,建立了以县花生研究所、花生原种场为龙头,以良种繁育专业村、专业户为主体的良种繁育推广体系,搞好原种田、一级种子田、良种田建设,防止边推广边出现品种混杂退化现象的发生。同时,还承担了山东省良种产业化委员会布置的山东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全国(北方)新品种区域试验。
2001年开始,山东省农业厅、农业部先后在我县召开了五次大型花生产业化现场会议或生产经验交流会议,并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辽宁等花生种植大县建立了友好的花生新品种信息交流关系。
2003年,莒南县共种植花育16、花育17、花育21、花育22号、花育23号、丰花一号18万亩,每年可为社会提供优质花生良种5万余吨。
2008年,莒南县选育的特大果花生科花一号获得山东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填补了国内特大果花生的空白。
2017年9月,首届山东莒南花生产业高峰会议召开。

莒南花生生产情况

1996年,莒南县花生单产连续七年位居中国花生单产第一位或第二位,总产跃居全国油料百强县第二位。
2010年,莒南花生地域保护范围面积7万公顷,生产面积3.33万公顷,年产量16万吨,产值7.03亿元。有8家重点花生出口创汇企业通过了ISO系列质量标准体系认证,5家花生米出口企业获得了欧盟注册,5个花生油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颁发的A级使用证书。
2015年,莒南县每年种植花生50万亩,总产1.25亿千克。已培植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8家;有5个花生油品牌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8家花生出口创汇企业通过了ISO系列质量标准体系认证,5家花生米出口企业获得了欧盟注册。
2016年,莒南县从事花生加工和贸易的企业630多户,从业人员6万多人,其中规模以上花生加工企业200余家。莒南花生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产业集群,全县年产花生油40万吨,年产值120多亿元,花生出口额占全县出口总额的43%。

莒南花生莒南花生

莒南花生产品荣誉

1996年3月,莒南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花生之乡”。
1998年2月,莒南县被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和农业部定为标准化生产“花生示范区”。
2010年04月0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莒南花生”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7年,临沂市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莒南花生通过审定获得欧盟方面公示。“中欧互认农产品地理标志”是通过中国和欧盟政府间签订产品互认协议,实现双边产品对等保护,扩大双边农产品贸易的行为。

莒南花生地理标志

莒南花生地域保护范围

莒南花生的地域保护范围为山东省莒南县境内。地理坐标为:东经118°33'—119°11',北纬35°06'—35°24',海拔为60—400米之间。主要涉及莒南县的朱芦、团林、坪上、文疃、涝坡、坊前、壮岗、洙边、相邸、相沟、板泉、石莲子、汀水、大店、十字路等18个乡镇,共计723个行政村。

莒南花生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莒南花生”的产地选择旱能浇、涝能排,土壤、灌溉水无污染,远离厂矿企业,环境质量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莒南县花生品种繁多。建国初期,由解放前沿袭下来的生育期为180天的晚熟普通型大粒花生—大爬蔓、大铺秧、大站秧、小麻叶等为县内主要农家品种,同时还搭配种植了铁爪爬、小铁锤等早熟珍珠豆型小粒花生品种。莒南花生
莒南花生(5张)

(3)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和生产管理。
莒南县花生地膜覆盖最早应用于1980年,1982年在团林、坪上、十字路、洙边、坊前、石莲子等地推广56亩。据试验结果表明:盖膜的花生平均亩产荚果407.65千克,比同等条件下未盖膜的平均亩增荚果103.5千克,增产34%。1983年,团林公社李家桑园大队承担了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开展的地膜覆盖项目试验研究,获得成功。1984年全县推广面积为4836亩。1991年,全县地膜覆盖花生面积达到35万亩以上,并结合地膜覆盖推广了海花1号、鲁花9号等良种,推广了稳施氮、增施磷、施足钾、添微肥的测土配方施肥措施,采取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措施,搞好科学管理。通过科技组装措施,地膜覆盖率达99%以上。莒南县承担的农业部优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开发获得山东省农业丰收计划奖。
自1994年以来,全县共完成部、省、市级科技成果20余项,包括优质花生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开发、花生高产综合配套栽培、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花生平衡配套施肥和夏花生高产技术研究等,均圆满或超额完成了项目指标。与此同时还积极配合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山东农业大学承担了科技部下达的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工作,这些科研项目的组织实施,使全县花生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花生良种覆盖率达到98%,先进技术推广率达到85%,科技进步对花生生产的贡献率已由1995年的40%提高到2000年的55%。
2004年,县花生生产办公室、花生研究所、花生原种场等繁育体系健全,并加强了花生科研人才队伍和农技推广队伍建设,建立了由县到乡镇到农户的层次合理、相连密切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和加工服务体系,形成了自上而下有人抓的科技网络。由县农业局制定的《春花生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夏花生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被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地方标准DB371327/T002—2002和DB371327/T003—2002号发布,于2002年4月10日实施。县花生生产办公室先后编发了《优质花生地膜覆盖标准化管理规程》、《花生高产栽培技术意见》、《优良出口品种介绍》、《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意见》等技术资料,并与乡镇科技服务站等部门通过开办技术学校、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印发明白纸以及电视讲座等方式,向农民广泛传授新的种植技术,促进了花生良种产业化的顺利进行。

莒南花生专用标志使用

产品包装及标示均标注“莒南花生”地理标志及其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