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猪

莱芜市畜牧兽医协会 【管理

原产地山东

– 产地市县: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927
– 地标认证时间:2012
– 品质特点:肉弹性大、质地细嫩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2年08月03日
产品介绍

莱芜黑猪饲养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距今5300-6500年的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动物骨骼以猪骨为主,经专家鉴定,墓葬中的猪骨与现今的莱芜黑猪相比较,几乎没有明显的差异。且随葬猪骨骼的种类和数量之多,各墓中分布数量不均,证明莱芜黑猪已是当时人们主要的物质生活基础和财富的象征。莱芜黑猪主产地位于泰莱山区、嬴牟大地、大汶河源头。气候四季分明。境内山区、丘陵与平原相间。汶河两岸肥沃的土地上,盛产有多种精粮、粗粮和作物秸秆、牧草,为莱芜黑猪养殖提供了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莱芜人民自古以来有放牧养猪的习惯,春夏牧饲青草,秋冬放牧地瓜、花生茬地,育肥猪牧饲1-2年出栏。母猪配种后放赶到山坡上自行觅食生存,临产时赶回家短期补饲产仔。留种以耐粗抗病、产仔好养为目标。这样的人文习惯和自然条件,造就了莱芜黑猪耐粗饲、体格健壮、适应野外放牧的特性。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莱芜人民代代选育,形成了适应齐鲁气候、地形、植被等条件,又具有肉质好、繁殖力高、抗逆性强的优良地方猪种——莱芜黑猪。几千年来的世袭繁衍给人们生活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体现着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这首脍炙人口的歌谣,真正唱出了莱芜黑猪巨大的影响力和社会价值。莱芜黑猪肉,醇香膏润、味美细腻。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就有关于红烧莱芜猪肉、烤莱芜猪乳猪的记载:“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形象的说明了莱芜黑猪的肉质特点。具有170年历史的山东名吃——莱芜顺香斋南肠,就是选用莱芜黑猪肉为原料制作而成,后落户莱芜成为地方名吃。莱芜黑猪1982年被收录《中国猪品种志》,2004年取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2005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入重点保护畜禽种质资源;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08年,莱芜猪原种场被列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2009年“莱芜黑猪”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0年,取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证书;2012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5年,获世界农场动物福利协会(总部设在英国)颁发的福利养殖最高奖——五星级“金猪奖”。是我国地方猪种的宝贵基因库,被专家赞誉为 “华北第一猪”。九十年代,以莱芜黑猪遗传资源为育种素材,结合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充分利用莱芜猪优良种质特性,进行新种质的创制,成功培育出了多个适合我国国情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肉猪新品种和配套系。历经5年培育出莱芜猪合成系;历经10年培育出鲁莱黑猪新品种(2006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审定、山东省主导推广品种);历经10年培育出欧得莱优质肉猪配套系(2005年通过省级鉴定);历经12年培育出鲁农I号优质肉猪配套系(2007年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实现了我国地方猪种资源在种质创新和育种研究的重大突破。目前,莱芜黑猪、鲁莱黑猪及配套系已推广到山东省内各地及河南、河北、福建、广东、北京、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累计5万头,成为这些地区、单位生产与育种的首选种质材料,并被众多养殖场(户)引入进行优质肉猪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引领并推动了我国特色优质肉猪产业的健康发展。莱芜黑猪已成为我国最优良的种猪资源,已成为我国猪育种和优质猪肉生产的首选种质材料,已成为我国地方猪种的知名品牌。

生态环境

莱芜市位于泰山东麓,北邻济南,东邻淄博,西邻泰安。莱芜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0-13.0℃,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本年年平均气温为11.0-13.0°C。
1. 土壤地貌情况:莱芜是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北、东、南三面又向盆地中部倾斜,大汶河由东向西横贯盆地中部。海拔最高994米,最低148.13米。山地12.67万公顷,占60%,丘陵约4万公顷,超过20%,其余为平原。具体分为:低山岭坡、岭坡梯田、近山阶地、山前倾斜盆地、河谷平原、水库、坑塘7个微地貌类型。北部为泰山余脉,走向近东西,自西向东有三平山、香山等。南部为徂徕山余脉,走向与北部泰山余脉大体平行,自西向东有莲花山、大堡顶山等。两山脉诸山皆为山势陡峻、切割强烈的中低山。莱芜境内诸多山脉构成天然屏障形成的独特小气候以及土壤地貌环境造就了莱芜猪的固有品质。2. 水文情况:境内河流有汶河和淄河两大水系,位河水系主要干流是牟汶河,最大支流是嬴汶河(亦称汇河);和庄河属淄河水系。此外,尚有近400条支流。南部支流河短,比降较大,多为源短流急的季节性河。北部支流河长,比降较小,多为常年河。主要河流有:汶河,分为牟汶河、嬴汶河。牟汶河,市内长近77公里,流域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为北西流向;嬴汶河,市内长59公里,流域面积797平方公里。淄河(又名淄水),干流为和庄河,境内长12公里,流域面积102.35平方公里。大小河流近400条。
3. 气候情况:莱芜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1~13℃之间,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南部高于北部,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山区较低。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8.6℃,7月份最高为30.9℃,极端最高为39.2℃;1月份最低为8.1℃,极端最低为-22.5℃。降水量多年平均760.9毫米,1964年最多,为1369.6毫米;1981年最少,为442毫米。 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4)人文历史情况:伴随着人类文明和齐鲁文化的进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人工选育,逐步形成了适应当地生态条件、体型外貌和生产性能各具特色的古老地方猪种——莱芜猪。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养猪实践中,对莱芜猪的饲养和选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然半自然饲养模式下的养殖文化。其饲养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放牧饲养。春、夏、秋三季以放牧为主,多利用粮食收割后的茬地、夏季早秋的青草以及河滩、丘陵、隙地放牧猪群,因海拔悬殊、地形复杂、寒暑温差较大,饲草饲料因季节不同,产量丰欠不均,质量优劣不等等原因,形成了莱芜猪的耐粗性。另一种方式是圈养。母猪一般利用 饲草、作物秸秆、剩菜剩饭和日粮副产品等粗副饲料,装入石缸、泥瓮等器皿泡透自然发酵后加极少量精料进行饲喂;育肥猪前期以饲草、作物秸秆、剩菜剩饭等粗副饲料,实行“吊架子”的饲养方法,先使其骨骼发育充分,后期补饲精料,使其快速屯肥。千百年来,正是这种粗放、简单的饲养方式,形成了莱芜猪耐粗饲、抗逆性强和易囤积脂肪的优良特点。莱芜猪适应能力极强,既能圈养又能牧饲。据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公元533年~544年)中记述:“猪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耧水藻等,令近岸,猪食之皆肥。”和“圈不厌小,圈小肥疾,处不厌秽,泥秽得避暑。亦须小厂以避风雪。春夏中生,随时放牧。糟糠之属当日别与,八九十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畜待穷冬春初”。可见当时的饲养方式实际可以称为是放牧和圈养相结合,在有草的季节里放牧,在“穷冬春初”则饲喂糟糠。直到今天这种饲养方法在农村中还是常见的。亦如《续修莱芜县志》(1935年,(民国24年)刊本)中所载:“唯圈养目的不在于肉用,而在于积粪以为肥料,故数亩之家,辄养一头或数头不等”。为谋求产仔多的猪种,广大农民历来注意母猪的选留,多相互查访,求亲拜友,向饲养优良母猪户挑选订购仔猪,加价买回精心饲养,并选用优良种公猪配种。在那时,农村还盛行以好的种猪苗作为贵重礼物相互馈赠。由此可见,莱芜猪是在当地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当地劳动人民辛勤选择和培育的结果。历史上交通闭塞的环境条件、丰富的饲料资源优势,再加上群众素有养猪的传统习惯和丰富的选种经验及近亲繁殖,从而加速了这一品种的形成过程。据有关史料记载,莱芜猪产区范围较大,西北与有2600年建城历史的济南接壤,东北与历史上有名的“金张店”和“银周村”相邻。莱芜猪有了这些稳定的肥猪销售市场,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兴旺发展的趋势。莱芜猪肉质优良。《齐民要术》(公元533年~544年)中这样记载红烧的莱芜猪肉,说:“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形象的说明了莱芜猪肉细嫩香醇的特点。莱芜当地素有以莱芜猪肉配以不同香料自制香肠的习惯,其中莱芜“顺香斋”香肠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久负盛名。目前为我国驰名商标。

地域范围

莱芜猪属华北型黑猪。莱芜市地处鲁中泰沂山区,泰山东麓,东径117°,北纬36°,总面积223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117°58′、北纬36°02′~36°33′。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莱芜猪被毛全黑,毛密鬃长。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不过垂。头大小中等,耳大下垂,嘴长直,额部有6~8条倒“八”字皱纹。背腰较平直,后躯欠丰满。四肢健壮,轻卧系。尾粗长,平均尾长在28cm左右。乳房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最高达12对。
2. 内在品质要求:莱芜猪猪肉弹性大、质地细嫩有韧性,有嚼劲,肌肉和脂肪沉积较好,肉皮厚实,肥肉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自然肉香味。猪肉肥肉较厚,肥肉洁白温润,瘦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猪肉不渗水或很少渗水,吸水力强。脂肪熔点高,猪肉清水煮时,水清,烹饪时,油基本不粘锅。皮厚,骨硬,骨髓熬制的骨头汤色泽洁
白,汤味浓郁鲜美,含有的胶原蛋白能增强人体造血细胞的造血能力。
90kg莱芜猪大理石纹3-5,PH6.2-6.8,肌内脂肪7以上%。
3. 安全要求:莱芜猪生产严格按《NY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莱芜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地面起伏较大,热量和降水分布不均,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春季温暖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晴朗。经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较低,大气质量优于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0.030 mg /平方米,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日均值为0.016每平方米毫克,优于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境内工矿企业排水均符合国家环保要求。莱芜丰富有益的地下岩层、较高的植被覆盖率使地下水不利健康的物质得到天然的过滤清洗,经过砂粒层、岩层的涵养,水质总硬度188mg/L; PH值保持在6.9—8.3之间,属微碱性,接近动物血液PH值。水中锌、硒、镁、铁等微量元素含量高,吸收后,具有良好的防病抗病功能。莱芜土壤质地适中,富含锰、锌、硼等多种微量营养元素,分别达到34.74mg/kg、1.93mg/kg、0.51mg/kg。通过食物链获取土壤中这些微量元素,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境内饮用水、大气、土壤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产品产地环境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NY/T388》;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导则》中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391-2000规定的《土壤空气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导则》中的要求。
2. 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莱芜市历来十分重视对莱芜猪的品种选育。解放后,莱芜猪的保护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及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山东省先后于58. 65. 7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普查,数次修订了发展规划和保种选育方案。1973年建立了国营猪场—莱芜猪保种繁育场,78年组建保种选育群进行保种繁育,同时在莱芜市建立了两个繁育场。82年对几个种猪场的莱芜猪群进行整顿,同时在面广量大的莱芜市及周边地区再次进行猪源调查,重新组建了75头含6个血统、26个祖系的保种选育基础群和40头规模的繁育群。82年全国第二届猪育种协作组大会在泰安召开,对莱芜猪保种群及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84年东北农学院韩光微教授等国内养猪专家教授,对组建的保种选育基础群进行了论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猪群比较整齐,依据的资料齐全、数量比较充足,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本品种选育。随着时间的变迁和设施陈旧及人文因素的变革,两个场都不能有效承担莱芜猪资源场任务需要。1991年莱芜市种猪场(莱芜猪种猪繁育场)在莱芜市莱城区孙故事村建成投入使用,原苗山莱芜猪原种场撤销,原种场莱芜猪猪群整体转入该场;1993年2月,莱芜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泰安市杨庄莱芜猪种猪场移交给莱芜市,由莱芜市畜牧局管理,与孙故事莱芜市种猪场一起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同时承担莱芜猪的育种、保种科研任务。2000年,在农业部和省“三〇”工程项目等资助下,在莱芜市种猪繁育场建立了存养莱芜基础母猪200头,占地5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原种场,并新组建了无病原猪群体,于2000年12月1日通过省级验收。目前,两个莱芜猪原种猪场莱芜猪核心群300头,社会种猪繁育群1100头、散养群7000多头。
3. 生产过程管理:3.1. 饲料:随着养殖场集约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莱芜猪已由传统的以放牧、舍饲为主转变为舍饲,已很少投放饲草饲喂。饲料主要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自己按配方要求进行配比,通常是浓缩饲料配以玉米、麸皮等,浓缩饲料是由添加剂预混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饲料质量符合NY5032-2006。3.2. 饮水:山泉水、河水、井水或自来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3.3. 疫苗使用:按免疫程序严格进行免疫,莱芜猪的免疫符合NY5149的规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后均彻底消毒。3.4. 兽药使用:预防和治疗用药时,符合NY5030-2006的规定。后期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在使用药物治疗发生疾病的莱芜猪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的不作为食用猪肉出售。3.5. 驱虫、药浴管理: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莱芜猪进行驱虫、药浴。3.6. 灭鼠、灭蚊蝇:定期定点投入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及残余鼠药,并做深埋处理。消除水坑等蚊蝇孽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3.7. 卫生消毒:选用的消毒剂符合NY5148的规定。猪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火碱或生石灰消毒。每批猪出栏后,均彻底清扫猪舍,采用喷雾、火焰消毒。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等用具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3.8. 疫病监测:畜牧兽医部门依照《动物防疫法》制定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病死猪处理:对可疑病猪隔离观察、确诊。对有使用价值的病猪应进行隔离、治疗,彻底治愈后,才能归群。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理的病猪,应在指定地点扑杀,尸体按照GB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场不得出售病病猪、死猪。
4. 生产记录:做好生产全过程的记录,包括:猪只标记和谱系的育种记录;发情、配种、妊娠、产仔的繁育记录;主要生产性能及销售记录;饲料、兽药的购销、使用记录;免疫、消毒记录;死淘记录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记录完整、真实,所有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重大事件记录永久保存。

包装规范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登记产品的分级、包装、标识、贮藏、运输等内容。1. 分级:莱芜猪鲜、冻胴体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2. 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11680和GB9687的规定,包装物使用无毒油墨印刷。标志使用人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莱芜猪”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内外包装应分别存放,不得受污染。(3)标识:在每片莱芜猪胴体上加盖检验验讫印章和等级印戳,字迹清晰,印色用食品级色素配制。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注“莱芜猪”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莱芜猪”(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4)贮存:冷却猪肉吊挂在相对湿度75-84%、温度0-1℃的冷却间,胴体之间的距离保持3-5cm。冷冻猪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18℃的冷藏间。(5)运输:公路、水路运输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船)或保温车,铁路运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产品百科
莱芜猪,山东省莱芜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莱芜市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1-13℃之间,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适宜家禽生长。莱芜猪被毛全黑,毛密鬃长。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不过垂。莱芜猪猪肉弹性大、质地细嫩有韧性,有嚼劲,肌肉和脂肪沉积较好,肉皮厚实,肥肉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自然肉香味。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莱芜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莱芜猪
产地名称
山东省莱芜市
品质特点
肉弹性大、质地细嫩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批准时间
2012年08月03日

莱芜猪产品特点

莱芜猪品质特性

莱芜猪被毛全黑,毛密鬃长。体型中等,体质结实,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不过垂。头大小中等,耳大下垂,嘴长直,额部有6-8条倒“八”字皱纹。背腰较平直,后躯欠丰满。四肢健壮,轻卧系。尾粗长,平均尾长在28厘米左右。乳房排列整齐,发育良好,有效乳头7对以上,最高达12对。

莱芜猪营养价值

莱芜猪猪肉弹性大、质地细嫩有韧性,有嚼劲,肌肉和脂肪沉积较好,肉皮厚实,肥肉香而不腻,味道鲜美,有自然肉香味。猪肉肥肉较厚,肥肉洁白温润,瘦肉纹理清晰,色泽红润猪肉不渗水或很少渗水,吸水力强。脂肪熔点高,猪肉清水煮时,水清,烹饪时,油基本不粘锅。皮厚,骨硬,骨髓熬制的骨头汤色泽洁白,汤味浓郁鲜美,含有的胶原蛋白能增强人体造血细胞的造血能力。90千克莱芜猪大理石纹3-5,pH6.2-6.8,肌内脂肪7以上%。

莱芜猪莱芜猪

莱芜猪产地环境

莱芜猪土壤地貌

莱芜市是南缓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圆形盆地,北、东、南三面环山,中部为低缓起伏的平原,西部开阔。整个地势由东向西倾斜,北、东、南三面又向盆地中部倾斜,大汶河由东向西横贯盆地中部。海拔最高994米,最低148.13米。山地12.67万公顷,占60%,丘陵约4万公顷,超过20%,其余为平原。具体分为:低山岭坡、岭坡梯田、近山阶地、山前倾斜盆地、河谷平原、水库、坑塘7个微地貌类型。北部为泰山余脉,走向近东西,自西向东有三平山、香山等。南部为徂徕山余脉,走向与北部泰山余脉大体平行,自西向东有莲花山、大堡顶山等。两山脉诸山皆为山势陡峻、切割强烈的中低山。莱芜境内诸多山脉构成天然屏障形成的独特小气候以及土壤地貌环境造就了莱芜猪的固有品质。

莱芜猪水文情况

莱芜市境内河流有汶河和淄河两大水系,位河水系主要干流是牟汶河,最大支流是嬴汶河(亦称汇河);和庄河属淄河水系。此外,尚有近400条支流。南部支流河短,比降较大,多为源短流急的季节性河。北部支流河长,比降较小,多为常年河。主要河流有:汶河,分为牟汶河、嬴汶河。牟汶河,市内长近77公里,流域面积约1600平方公里,为北西流向;嬴汶河,市内长59公里,流域面积797平方公里。淄河(又名淄水),干流为和庄河,境内长12公里,流域面积102.35平方公里。大小河流近400条。

莱芜猪气候情况

莱芜市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11-13℃之间,降水量760.9毫米,无霜期204天。南部高于北部,中部高于东部和西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山区较低。年平均最高气温为18.6℃,7月份最高为30.9℃,极端最高为39.2℃;1月份最低为8.1℃,极端最低为-22.5℃。降水量多年平均760.9毫米,1964年最多,为1369.6毫米;1981年最少,为442毫米。气候特点是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干旱、风灾严重。

莱芜猪莱芜猪

莱芜猪历史渊源

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养猪实践中,对莱芜猪的饲养和选种方面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自然半自然饲养模式下的养殖文化。
533年-544年,据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述:“猪性甚便水生之草,耙耧水藻等,令近岸,猪食之皆肥。”“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状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续修莱芜县志》载:“唯圈养目的不在于肉用,而在于积粪以为肥料,故数亩之家,辄养一头或数头不等”。
1949年后,莱芜猪的保护工作得到各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及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的高度重视,山东省先后于1958、1965、1978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普查,数次修订了发展规划和保种选育方案。
1973年,莱芜市建立了国营猪场-莱芜猪保种繁育场。
1978年,莱芜市组建保种选育群进行保种繁育,同时在莱芜市建立了两个繁育场。
1982年,莱芜市对几个种猪场的莱芜猪群进行整顿,同时在面广量大的莱芜市及周边地区再次进行猪源调查,重新组建了75头含6个血统、26个祖系的保种选育基础群和40头规模的繁育群。
1982年,全国第二届猪育种协作组大会在泰安召开,对莱芜猪保种群及保护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1984年,东北农学院教授等中国国内养猪专家教授,对组建的保种选育基础群进行了论证。
1991年,莱芜市种猪场(莱芜猪种猪繁育场)在莱芜市莱城区孙故事村建成投入使用,原苗山莱芜猪原种场撤销,原种场莱芜猪猪群整体转入该场;
1993年2月,莱芜市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原泰安市杨庄莱芜猪种猪场移交给莱芜市,由莱芜市畜牧局管理,与孙故事莱芜市种猪场一起升格为副处级单位,同时承担莱芜猪的育种、保种科研任务。
2000年,莱芜市在农业部和省“三〇”工程项目等资助下,在莱芜市种猪繁育场建立了存养莱芜基础母猪200头,占地50亩,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的高标准原种场,并新组建了无病原猪群体。
2000年12月1日,莱芜市种猪繁育场通过山东省验收。

莱芜猪莱芜猪

莱芜猪生产情况

2018年,莱芜猪品牌价值为31.60亿元。
2018年,莱芜市建有两个原种场,10个二级扩繁场,形成了400头一级核心群、1000头二级扩繁群和10000头社会生产群的莱芜猪繁育体系,年可提供优良种猪4000头,其中主要以莱芜市为主,除满足莱芜市饲养需求外,10000头猪苗还会销往山东省内外各地。

莱芜猪莱芜猪

莱芜猪产品荣誉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莱芜猪”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莱芜猪莱芜猪

莱芜猪地理标志

莱芜猪地域保护范围

莱芜猪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莱芜市杨庄镇苗山镇、口镇、雪野镇大王庄镇、牛泉镇、方下镇、羊里镇、寨里镇、口镇、和庄乡、颜庄镇、黄庄镇、里辛镇、辛庄镇、凤城街道办事处、张家洼街道办事处、高庄街道办事处、鹏泉街道办事处、艾山街道办事处等2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9′00″-117°58′00″,北纬36°02′00″-36°33′00″。

莱芜猪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品产地环境符合《畜禽场环境质量标NY/T 388》;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 391-2000规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导则》中的要求;土壤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T/T 391-2000规定的《土壤空气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导则》中的要求。
(2)生产过程管理,包括农业投入品方面的特殊使用规定
饲料:随着养殖场集约化、规模化进程的加快,莱芜猪已由传统的以放牧、舍饲为主转变为舍饲,已很少投放饲草饲喂。饲料主要根据生长阶段的不同,自己按配方要求进行配比,通常是浓缩饲料配以玉米、麸皮等,浓缩饲料是由添加剂预混料、常量矿物质饲料和蛋白质饲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饲料。饲料质量符合NY 5032-2006。
饮水:山泉水、河水、井水或自来水,水质符合NY 5027的规定。
疫苗使用:按免疫程序严格进行免疫,莱芜猪的免疫符合NY 5149的规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后均彻底消毒。
兽药使用:预防和治疗用药时,符合NY 5030-2006的规定。后期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在使用药物治疗发生疾病的莱芜猪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的不作为食用猪肉出售。
驱虫、药浴管理: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莱芜猪进行驱虫、药浴。
灭鼠、灭蚊蝇:定期定点投入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及残余鼠药,并做深埋处理。消除水坑等蚊蝇孽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
卫生消毒:选用的消毒剂符合NY 5148的规定。猪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火碱或生石灰消毒。每批猪出栏后,均彻底清扫猪舍,采用喷雾、火焰消毒。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等用具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带猪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病监测:畜牧兽医部门依照《动物防疫法》制定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病死猪处理:对可疑病猪隔离观察、确诊。对有使用价值的病猪应进行隔离、治疗,彻底治愈后,才能归群。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理的病猪,应在指定地点扑杀,尸体按照GB 16548进行无害化处理。猪场不得出售病病猪、死猪。
(3)生产记录
做好生产全过程的记录,包括:猪只标记和谱系的育种记录;发情、配种、妊娠、产仔的繁育记录;主要生产性能及销售记录;饲料、兽药的购销、使用记录;免疫、消毒记录;死淘记录和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记录完整、真实,所有记录应保存三年以上,重大事件记录永久保存。
(4)分级
莱芜猪鲜、冻胴体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
(5)贮存:冷却猪肉吊挂在相对湿度75-84%、温度0-1℃的冷却间,胴体之间的距离保持3-5厘米。冷冻猪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18℃的冷藏间。
(6)运输:公路、水路运输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船)或保温车,铁路运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莱芜猪生产严格按《NY 5032-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NY 5030-2006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执行。

莱芜猪专用标志使用

(1)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 11680和GB 9687的规定,包装物使用无毒油墨印刷。标志使用人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莱芜猪”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内外包装应分别存放,不得受污染。
(2)标识:在每片莱芜猪胴体上加盖检验验讫印章和等级印戳,字迹清晰,印色用食品级色素配制。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注“莱芜猪”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莱芜猪”(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