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州红山楂

泽州县晋丰源种植专业合作社 【管理

原产地山西

– 产地市县: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061
– 地标认证时间:2013
– 品质特点:红圆个大,果肉味醇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2013年第1925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3年04月15日
产品介绍

晋城自古称“泽州”,而山楂又是泽州的传统资源,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得这里生长的山楂有极好的内在品质,酸中带甜且个大,俗称“山楂王”,因地名所得“泽州红”。陈沟乡杨坪村古庙的碑文中(光绪十六年十日立)记载:“吾村向来山多地少,衣食无赖,先人因此培植红果树已糊口之资。”光绪三年,泽洲大旱,颗粒无收,这里的人们全是靠山楂果换粮食和山楂叶充饥求得生存。新中国成立,东北的商人就赶着驼队来收购山楂果,每家每户都能以山楂果卖与客商驮到天津口岸,运销海外。

生态环境

1. 自然生态环境土壤地貌情况:泽州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倾向中央,东部、西部和南部,群山连绵,山崇岭峻;北部和中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间。地貌呈黄土高原和褶皱山板相间分布,具有山地、丘陵、平川区等多种地貌类型,构成了北高南低波浪式的地貌景观。产品主要种植区为丘陵地貌,土壤类型为红粘土,PH>7.5,弱碱性,土壤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环境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2.水文情况:境内河流主要为丹河。丹河古称源泽水、泫水,是沁河重要支流,晋城市境内第二条大河。丹河发源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流经晋城市郊区鲁村、北义城、高都、水东、金村、柳树口、南河西等乡镇,入河南省后注入沁河。全长121.5公里。有众多支流汇入。河床宽约100米,流域面积2949平方公里。距保护区域最近的支流为老南河,老南河属于丹河小支流,发源于大兴村附近,西南流经10km后于水东桥下游汇入丹河。老南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雨雪季节有短暂径流。保护区内主要种植区域地下水资源充沛,无色、无臭、无味。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泽州红山楂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气候情况:泽州红山楂保护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日照量大;夏季高温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多雨,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温度约10.1℃,相对湿度约63%,全年平均降水量约627mm,冬季极端最低温度约-15.7℃,夏季极端最高温度约36.6℃,全年日照时数约2203.3小时 ,无霜期约180天左右,平均风速约2.0m/s ,年最多风向以西北为主,东南风次之。

地域范围

泽州红山楂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主要涉及泽州县的高都镇、巴公镇、下村镇、李寨乡、南岭乡等14个镇3个乡,涉及632个行政村。自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5°12ˊ-35°42ˊ,东经112°31ˊ-113°14ˊ。东西长约62.75公里,宽约58.85公里,保护面积2023平方公里。生产总面积2000公顷,年生产总量45000吨。主产区包括高都镇的大兴、大路、善获、丰头、北上矿、麻峪;巴公镇的东四义、山耳东、二仙掌、柳坡掌、郭庄;下村镇的塔里、瓮山、杨山、王坡;李寨乡的李寨、陡椒、坚水;南岭乡的李沟、黄沙底、闫庄等23个村。

品质特性

山楂,又叫“山里红”、“仙果”,“牧狐狸”,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灰色,有浅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生于海拔400-1000米间的向阳山坡、杂木林缘、灌丛间、蔬林内。山楂果实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1.外在感官特征:泽州红山楂属地方名优品种,该品种红圆个大,单果重达20 g左右,果肉呈粉红色,果肉味醇、酸甜可口,素有全国“山楂王”之美称。2.内在品质指标:泽州红山楂不仅皮红肉红、酸甜味美、品质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除满足国家行业标准SB/T 10092-92《山楂》的标准要求之外,独特的品质指标包括:含糖量≥6.0%,总有机酸(以枸橼酸计)≥1.5%,总黄酮(以芦丁计)0.10-0.25%,总膳食纤维35-50%,果胶含量1.0-2.0%,维生素C≥25mg/100g,β-胡萝卜素可达20-70μg/100g,总磷10-25mg/100g,铁4-20mg/kg,钙480-1200mg/kg,铁和钙的含量均居水果之首,营养丰富。3.安全要求:泽州红山楂的卫生安全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SB/T 10092-92《山楂》以及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相关规定。

生产方式

本部分内容主要表述影响登记产品品质、特色形成和保持的特定生产方式。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泽州红山楂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集中连片为主,水、电、路三通,并成网络。种植区域是山楂生长最适合的地域,海拔应为1000m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以及具备适宜泽州红山楂生长的红粘土,PH>7.5,偏碱性。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泽州红山楂果树的树种选择、种植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管理。树种选择:树种以适宜当地生长的“泽州红山楂”为主栽品种,同时配置少量大金星、大五棱作为授粉品种。栽植密度:为便于树种管理,株行距(m)以3×3. 3×4两种栽植方式为主。按照实际种植情况可做合理调配,植株密度不高于90株/亩为宜。栽植方法:采用大穴栽植。大穴尺寸:60×60×60cm。栽种季节以秋季为主,栽植时,向大穴施5kg左右有机肥或0.3kg磷、钾化肥。栽植时需将坑底挖松0.2m左右,施入基肥,与底土拌匀,上填一层虚土,将苗木扶正扶直,根系舒展,深浅适宜。填土时应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浇透水,最后再覆盖一层虚土。苗木质量要求:选用Ⅰ级苗栽植。抚育管理:栽后统一定干,统一管理,及时除草保墒,防治病虫害。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以及农业投入品严格按照《泽州红山楂种植操作规程》的规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3.1生产基地的选择要求:泽州红山楂种植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3.1.1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3.1.2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3.1.3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大允许浓度》的规定。3.2生产管理:3.2.1用肥管理:应通过回收、再生方式来补充土壤因作物收获而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作物食用部分接触。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不得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必须使用矿物肥料时,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有机肥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作为有机管理的基地,应按照国家有机标准的要求使用投入品,严禁使用化肥、农药。3.2.2在病虫害防治中,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尽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通过选育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还应尽量利用性诱测报害虫情况,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3.2.3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泽州红山楂成熟时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上旬左右,以果实着色良好、果个变肥圆、果点度明显、果柄易摘取、果质不硬、糖酸度达到国家标准为成熟。采用方式以手工采摘为主,机械棍棒打果为辅,采摘过程中应手法准确,轻取轻放,避免果实及果树的损伤,造成污染。采后应及时用于生产或者采取0-3℃冷藏贮存。果库在贮存前要做好清扫和消毒,保持库内卫生、干燥、防潮、防鼠,必须专库专用,严禁其他物品以及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存。产品加工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以及各类产品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产品加工企业应取得生产许可证,加工人员应取得健康证。4.生产记录要求: 生产各环节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农事操作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等各项记录,记录要求及时、真实、完整。投入品使用记录要记录有使用的投入品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内容应包括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事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记录的范围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种植农事记录、投入品记录、收获记录、运输记录、产品检测记录、内部培训记录、库存及出入库记录、加工记录、包装记录、销售记录等。记录应明确标识,责令专人负责管理,能够实现对产品的追溯。记录应字迹清楚,填写及时,内容完整正确。记录档案的保存应防止损坏、受潮、霉变或者其他破损性的变化,至少保存3年。

包装规范

山楂的分级、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SB/T10092—92《山楂》的规定。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的最小包装单元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泽州红山楂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泽州红山楂有机基地操作规程

产品百科
泽州红山楂,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泽州红山楂保护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日照量大;夏季高温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多雨,天高气爽,适宜种植山楂。泽州红山楂属地方名优品种,该品种红圆个大,单果重达20克左右,果肉呈粉红色,果肉味醇、酸甜可口,素有全国“山楂王”之美称。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泽州红山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泽州红山楂
产地名称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
品质特点
红圆个大,果肉味醇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2013年第1925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3年04月15日

泽州红山楂产品特点

泽州红山楂品质特性

山楂,又叫“山里红”、“仙果”,“牧狐狸”,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树皮暗灰色,有浅黄色皮孔,小枝紫褐色,单叶互生或于短枝上簇生,叶片宽卵形,伞房花序,花白色,后期变粉红色,果实球形,熟后深红色,表面具淡色小斑点。生于海拔400-1000米间的向阳山坡、杂木林缘、灌丛间、蔬林内。山楂果实酸甜可口,能生津止渴,具有很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泽州红山楂属地方名优品种,该品种红圆个大,单果重达20克左右,果肉呈粉红色,果肉味醇、酸甜可口,素有全国“山楂王”之美称。

泽州红山楂营养价值

泽州红山楂不仅皮红肉红、酸甜味美、品质独特,而且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除满足国家行业标准SB/T10092-92《山楂》的标准要求之外,独特的品质指标包括:含糖量≥6.0%,总有机酸(以枸橼酸计)≥1.5%,总黄酮(以芦丁计)0.10-0.25%,总膳食纤维35-50%,果胶含量1.0-2.0%,维生素C≥25毫克/100克,β-胡萝卜素可达20-70微克/100克,总磷10-25毫克/100克,铁4-20毫克/千克,钙480-1200毫克/千克,铁和钙的含量均居水果之首,营养丰富。

泽州红山楂泽州红山楂

泽州红山楂产地环境

泽州红山楂土壤地貌

泽州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倾向中央,东部、西部和南部,群山连绵,山崇岭峻;北部和中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间。地貌呈黄土高原和褶皱山板相间分布,具有山地、丘陵、平川区等多种地貌类型,构成了北高南低波浪式的地貌景观。产品主要种植区为丘陵地貌,土壤类型为红粘土,pH>7.5,弱碱性,土壤达到国家质量标准,环境等各项指标完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泽州红山楂水文情况

泽州县境内河流主要为丹河。丹河古称源泽水、泫水,是沁河重要支流,晋城市境内第二条大河。丹河发源于高平市赵庄丹朱岭,流经晋城市郊区鲁村、北义城、高都、水东、金村、柳树口、南河西等乡镇,入河南省后注入沁河。全长121.5公里。有众多支流汇入。河床宽约100米,流域面积2949平方公里。距保护区域最近的支流为老南河,老南河属于丹河小支流,发源于大兴村附近,西南流经10千米后于水东桥下游汇入丹河。老南河为季节性河流,平时无水,雨雪季节有短暂径流。保护区内主要种植区域地下水资源充沛,无色、无臭、无味。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泽州红山楂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泽州红山楂气候情况

泽州红山楂保护区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日照量大;夏季高温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多雨,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少雪,年平均温度约10.1℃,相对湿度约63%,全年平均降水量约627毫米,冬季极端最低温度约-15.7℃,夏季极端最高温度约36.6℃,全年日照时数约2203.3小时,无霜期约180天左右,平均风速约2.0米/秒,年最多风向以西北为主,东南风次之。

泽州红山楂泽州红山楂

泽州红山楂历史渊源

晋城市泽洲县栽培山楂已有300余年历史,清朝光绪十六年(1890年),陈沟乡杨坪村古庙的碑文中记载:吾村向来山多地少,衣食无赖,先人因此培植红果树已糊口之资。
清朝光绪三年(1877年),泽洲大旱,颗粒无收,这里的人们靠山楂果换粮食和山楂叶充饥求得生存。
1949年解放初期,东北的商人就赶着驼队来收购山楂果,每家每户都能以山楂果卖与客商驮到天津口岸,运销海外。

泽州红山楂泽州红山楂

泽州红山楂生产情况

1989年,泽洲县山楂产量为350万公斤,比新中国成立初增加十几倍。
2013年,泽州红山楂保护面积2023平方公里。生产总面积2000公顷,年生产总量45000吨。

泽州红山楂泽州红山楂

泽州红山楂产品荣誉

2013年4月1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泽州红山楂”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泽州红山楂泽州红山楂

泽州红山楂地理标志

泽州红山楂地域保护范围

泽州红山楂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泽州县的高都镇、巴公镇、下村镇、李寨乡、南岭乡等14个镇3个乡,涉及632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2°31′00″-113°14′00″,北纬35°12′00″-35°42′00″。

泽州红山楂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泽州红山楂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集中连片为主,水、电、路三通,并成网络。种植区域是山楂生长最适合的地域,海拔应为1000米左右,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有机质丰富,以及具备适宜泽州红山楂生长的红粘土,pH>7.5,偏碱性。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泽州红山楂果树的树种选择、种植方法等方面都需要严格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管理。
树种选择:树种以适宜当地生长的“泽州红山楂”为主栽品种,同时配置少量大金星、大五棱作为授粉品种。
栽植密度:为便于树种管理,株行距(米)以3×3、3×4两种栽植方式为主。按照实际种植情况可做合理调配,植株密度不高于90株/亩为宜。
栽植方法:采用大穴栽植。大穴尺寸:60×60×60厘米。栽种季节以秋季为主,栽植时,向大穴施5千克左右有机肥或0.3千克磷、钾化肥。栽植时需将坑
底挖松0.2米左右,施入基肥,与底土拌匀,上填一层虚土,将苗木扶正扶直,
根系舒展,深浅适宜。填土时应先填表土、湿土,后填生土、干土,分层踩实、浇透水,最后再覆盖一层虚土。
苗木质量要求:选用Ⅰ级苗栽植。
抚育管理:栽后统一定干,统一管理,及时除草保墒,防治病虫害。
(3)生产过程管理:生产过程以及农业投入品严格按照《泽州红山楂种植操作规程》的规定,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尽量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生产体系。
①生产基地的选择要求:泽州红山楂种植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a)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规定。
b)农田灌溉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
c)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大允许浓度》的规定。
②生产管理:
a)用肥管理:应通过回收、再生方式来补充土壤因作物收获而带走的有机质和土壤养分。
限制使用人粪尿,必须使用时,应当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并不得与作物食用部分接触。
天然矿物肥料和生物肥料不得作为系统中营养循环的替代物,必须使用矿物肥料时,只能作为长效肥料并保持其天然组分,禁止采用化学处理提高其溶解性。
有机肥堆制过程中允许添加来自于自然界的微生物,但禁止使用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
禁止使用化学合成肥料和城市污水污泥。
作为有机管理的基地,应按照国家有机标准的要求使用投入品,严禁使用化肥、农药。
b)在病虫害防治中,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害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尽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化,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优先采用农业、生物、物理措施,通过选育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中耕除草,秋季深翻晒土,清洁田园,间作套种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治病虫草害的作用。还应尽量利用性诱测报害虫情况,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泽州红山楂成熟时期一般在每年的10月中上旬左右,以果实着色良好、果个变肥圆、果点度明显、果柄易摘取、果质不硬、糖酸度达到国家标准为成熟。采用方式以手工采摘为主,机械棍棒打果为辅,采摘过程中应手法准确,轻取轻放,避免果实及果树的损伤,造成污染。采后应及时用于生产或者采取0-3℃冷藏贮存。果库在贮存前要做好清扫和消毒,保持库内卫生、干燥、防潮、防鼠,必须专库专用,严禁其他物品以及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存。
产品加工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以及各类产品相应的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要求,产品加工企业应取得生产许可证,加工人员应取得健康证。
(5)生产记录要求:生产各环节要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做好农事操作记录、投入品使用记录等各项记录,记录要求及时、真实、完整。投入品使用记录要记录有使用的投入品名称(包括通用名和商品名)、登记证号、剂型、防治对象、时间、施用量、次数、安全间隔期;肥料使用记录内容应包括包括肥料名称、登记证号、类型、施用量、施用方法、次数等;及时做好各类农事操作记录、产量记录和产品销售记录。
记录的范围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种植农事记录、投入
品记录、收获记录、运输记录、产品检测记录、内部培训记录、库存及出入
库记录、加工记录、包装记录、销售记录等。
记录应明确标识,责令专人负责管理,能够实现对产品的追溯。记录应字迹清楚,填写及时,内容完整正确。记录档案的保存应防止损坏、受潮、霉变或者其他破损性的变化,至少保存3年。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泽州红山楂的卫生安全指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SB/T10092-92《山楂》以及GB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相关规定。
  • 包装标识等相关规定
山楂的分级、包装、贮藏、运输等要求均符合国家行业标准SB/T10092—92《山楂》的规定。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的最小包装单元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泽州红山楂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泽州红山楂有机基地操作规程
项目
时间
标准及要求
冬季修剪
落叶至次年芽萌动
(11月至次年3月)
精细修剪:按栽培管理要求进行修剪,树型为主干型,开心型,分层型,折叠式等。
春季管理
3月上旬至4月上旬
1、视土壤墒情浇水;
2、整理树盘,平整土地;
3、喷波美8度石硫合剂,或根据当年病虫害情况采取适当措施,防病杀虫;
4、破头拉枝,促花控势。
花前喷药
4月5号后
树体喷药: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核心,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酌情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
花后追肥
5月20号左右
沼渣、沼液50斤/株或有机肥50斤/株。
病虫防治
6月10号左右
树上喷药:倍量式波尔多液防治白粉病等。根据害虫生物特性,采取糖醋液、树干缠草绳和杀虫灯等方法诱杀害虫。
6月下旬至7月上旬
防治桃小、梨小食心虫。结合病害发生情况及螨类、蚜虫虫情,配加防治药物。人工释放赤眼蜂,助迁和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土壤施用白僵菌或BT防治桃小食心虫,利用昆虫性外激素诱杀或干扰成虫交配。
8月上旬
防治桃小、梨小食心虫、各类毛虫。喷药300倍BT,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点,部分基地允许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和低毒有机合成农药。
果实采收
9月下旬
人工采摘:不可用棍打落,要轻摘轻放,以免损伤果实和树冠,影响贮藏。采摘应在晴天进行,要分品种采摘,采摘后应将摘下的山楂堆放在树下或阴凉处,厚度30厘米左右,进行田间散热处理,白天气温高时应遮盖,防止日晒,晚上打开通风散热。
秋施基肥
10月上中旬
施基肥:每亩施有机肥2000公斤,深翻扩穴、施入肥料,浇透水,覆土,整畦。
果实贮藏
10月至次年4月
方法有埋藏、窖藏及冷库贮藏,按贮藏技术规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