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城芦笋

芮城县瓜菜技术推广站 【管理

原产地山西

– 产地市县: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664
– 地标认证时间:2015
– 品质特点: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茎顶鳞片包裹紧密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77号[1] 
产品介绍

芮城芦笋主要分布在古魏镇、东垆乡两个乡镇的沿黄地带,涉及12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东经110°16′07″~110°56′43″,北纬34°37′29″~34°43′36″,认证面积1万公顷,年产量30万吨。芮城芦笋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茎顶鳞片包裹紧密,圆钝,不易开散。芮城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每100g产品中碳水化合物2.0-4.9g,膳食纤维含量≥1.9g,水分≥90g,维生素C含量≥5.0mg,钠含量3.1-12mg,钾含量≥260mg,钙含量≥10mg。芦笋中含有天门冬以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芦酊、甘露聚糖和胆碱等,对于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

生态环境

土壤地貌情况芮城县北高南低,一面阳坡,最高海拔1993.8米,最低海拔302米,土层深厚20—10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513毫米。土质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芮城芦笋种植区域主要在地势平坦的河滩地,以砂壤土为主,土壤质地多为轻壤,耕性良好,PH值为7.8,特殊的土壤适合生长芦笋。水文情况芮城芦笋的种植区域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为淡水,符合国家农用水标准,且有配套深井。气候情况芮城芦笋种植区域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日照为2366.2小时,≥10℃的有效积温为4223.9℃,全年无霜期平均210天,全年降雨量平均为517.5mm,相对湿度65%,是芦笋的独特生长气候条件。

地域范围

芮城县位于运城市西南端,黄河中游,北依中条山与永济市、盐湖区接壤,南临黄河与河南省灵宝市相望,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潼关县相望,素有“黄河金三角洲”之誉。芮城芦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风陵渡镇、阳城镇、永乐镇、古魏镇、南卫乡、东垆乡、陌南镇7个乡镇的4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6′7″~110°56′43″,北纬34°37′29″~34°,43′36″,之间,东西长12公里,南北宽3公里。生产面积10000公顷,年产量30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芮城芦笋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茎顶鳞片包裹紧密,圆钝,不易开散。2.内在品质:芮城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每100g产品中碳水化合物2.0-4.9g,膳食纤维含量≥1.9g,水分≥90g,维生素C含量≥5.0mg,钠含量3.1-12mg,钾含量≥260mg,钙含量≥10mg。另外,芦笋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芦笋中含有大量的发天门冬酰胺为主体的非蛋白质含氧物质和天门冬、以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芦酊、甘露聚糖和胆碱等,对于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匀有一定的疗效。天门冬酰胺酶,还能治疗白血病。3.安全要求: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确保产地环境达到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大气、水层、土壤质量标准,确保芮城芦笋质量。。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芮城芦笋品种以“UC800、UC157”等为主,近年推广的有“冠军、阿波罗、格兰德”等品种。3.生产过程管理3.1因地制宜播种。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按5.4.2行距开40cm宽、40cm深种植沟。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人种植沟。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挖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多雨地方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cm深围沟,防止汛期日间积水,干旱地区可采取保墒措施。3.2合理确定种植密度。芦笋行距130Cm~140cm或宽窄行种植 (宽行140cm~150cm、窄行50cm~60cm),株距25cm~30cm;芦笋每667平方米用苗1500株~2500株。3.3适时中耕除草。结合追肥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中耕时应避免伤及地下嫩茎和根系,适量覆土。3.4适时水分管理。浇水应根据作物生育期、降雨、土质、地下水位、空气和土壤湿度状况而定。3.5科学配方施肥。每667平方米在种植沟内施无害化达标腐熟农家肥3000kg~5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左右作基肥。追肥根据土壤肥力、生育时期和生长状况而定,苗期注意平衡施肥,采笋期不应使用速效氮肥。每年冬季采笋结束后,应及时追施基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3000kg~4000kg和氮、磷、钾复合肥50kg左右。3.6病虫害防治。芦笋病虫害较多,主要有茎枯病、立枯病、炭疽病、茎腐病、夜蛾类害虫、蚜虫、蓟马等。在栽培管理上要重点做好这些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夜蛾类害虫防治方法:诱杀成虫,可用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药剂防治应在初龄幼虫未分散或未入土躲藏时喷药,成龄后抗药性很强,往往难以杀灭。一般根据预测,产卵高峰后4~5天喷药效果最佳。傍晚喷药比白天好,可选用的药剂有: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40%乐斯本1000倍液、5%抑太保1000倍液。蚜虫、蓟马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勤除草,及时灌水;药剂防治可用25%菊乐合剂2000倍液、50%敌敌畏1000倍液、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喷雾。甜菜夜蛾、棉铃虫防治方法:人工摘卵:结合芦笋整枝打杈,摘除甜菜夜蛾卵块;药剂防治:在甜菜夜蛾和棉铃虫幼虫二龄盛期,结合茎枯病的防治,在上述杀菌剂中轮流选加下述杀虫剂中的一种:31%久灵50~75毫升/亩;(48%乐斯本50毫升+5%高效氯氰菊酯50毫升)/亩或52.5%农地乐50~75毫升/亩;奥绿一号70~100毫升/亩,隔7~10天喷施一次,连防2~3次,当日喷施时间以下午6时以后为宜;人工捉虫:对漏冶高龄幼虫,可采取拍打法,将其震落在预先铺好的塑料薄膜上,集中灭杀,也可在清晨人工捕捉。蝼蛄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30倍液搅拌,适量加水,拌潮为度,每亩施用1.2~2.5千克,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撒施效果最佳。用3%辛硫磷颗粒剂1千克,拌细沙3千克撒施在苗床内。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规定4.1采摘:手握采笋铲刀,发现有裂纹或顶突或干燥尖,再往下扒些土,使嫩笋露出5-7厘米的笋尖端时,一手捏住嫩笋,另一只手持采笋铲刀从嫩笋侧成45度斜插向下到嫩笋基部切取拔出。采切嫩笋时,除要求采笋刀(铲)的刀刃较锋利外,还要把握:一是采下的嫩笋长度掌握在18-20厘米,采切过短的嫩笋不符合收购标准,采切过长不但浪费根盘的养分,也易损伤附近的鳞芽;二是采笋铲刀的切割部位需距离鳞芽盘2-3厘米,避免损伤附近的鳞芽及嫩笋。切割后抽提嫩笋时要防止把嫩笋尖端部折断,保持嫩笋条的完整性。嫩笋采下后水平堆放在采笋篮或提筐中,上面用一块深颜色布遮盖,防止嫩笋过长时间见光变色。同时用手将扒开的细土填回采笋坑,拍实抹平,让垄保持采笋前的原样。采收芦笋时,土壤相对湿度宜在60%左右。4.2包装:严格按照GB/T13607的规定执行。4.3标识: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有“芮城芦笋”地理标志及地理标志图案,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以及执行标准等内容。4.4贮藏:芮城芦笋的冷藏严格执行GB/T8559,气调贮藏按照IS08682执行;冷库无异味,不与有毒、有害物品混放,不得使用保鲜试剂。4.5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卫生,装卸时轻拿轻放,待运时,应批次分明、堆码整齐、环境清洁、通风良好。严禁烈日暴晒,注意防冻、防热,缩短待运时间。5.生产记录要求建立芮城芦笋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档案,详细记载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

包装规范

在芮城芦笋地理标志地域范围内的芦笋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产品百科
芮城芦笋,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芮城芦笋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茎顶鳞片包裹紧密,圆钝,不易开散。芦笋中含有天门冬以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芦酊、甘露聚糖和胆碱等,对于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芮城芦笋”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芮城芦笋
产地名称
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
品质特点
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茎顶鳞片包裹紧密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277号
批准日期
2015年7月22日

芮城芦笋产品特点

芮城芦笋外在感官特征

芮城芦笋嫩茎肥大,质地细嫩、清脆爽口、大小整齐,芮城芦笋
芮城芦笋(3张)

茎顶鳞片包裹紧密,圆钝,不易开散。

芮城芦笋内在品质指标

芮城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其中每100克产品中碳水化合物2.0-4.9克,

芮城芦笋芮城芦笋

膳食纤维含量≥1.9克,水分≥90克,维生素C含量≥5.0毫克,钠含量3.1-12毫克,钾含量≥260毫克,钙含量≥10毫克。芦笋中含有天门冬以及多种甾体皂甙物质、芦酊、甘露聚糖和胆碱等,对于高血压、心率过速、疲劳症、水肿、膀胱炎、排尿困难等症状均有一定的疗效。

芮城芦笋产地环境

芮城芦笋地形地貌

芮城县北高南低,一面阳坡,最高海拔1993.8米,最低海拔302米,土层深厚20-100米之间,年均降雨量513毫米。土质主要为褐土和草甸土。芮城芦笋种植区域主要在地势平坦的河滩地,以砂壤土为主,土壤质地多为轻壤,耕性良好,pH值为7.8,适合生长芦笋。

芮城芦笋气候

芮城芦笋种植区域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2.8℃,年平均日照为2366.2小时,≥10℃的有效积温为4223.9℃,全年无霜期平均210天,全年降雨量平均为517.5毫米,相对湿度65%,是芦笋的独特生长气候条件。

芮城芦笋水资源

芮城芦笋的种植区域水资源丰富,地下水为淡水,符合国家农用水标准,且有配套深井。

芮城芦笋历史渊源

芮城县位于运城市西南端,黄河中游,北依中条山与永济市、盐湖区接壤,南临黄河与河南省灵宝市相望,西临黄河与陕西省大荔县、潼关县相望,素有“黄河金三角洲”之誉。
1997年,芮城县引进芦笋,由于价格、品种老化等原因,种植面积有高有低。
2012年,芮城芦笋基本稳定在0.4万公顷左右,其中河滩占90%,是运城市第二大出口芦笋基地,建有芦笋罐头加工企业2个。
2014年,芮城县芦笋面积2.8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年产芦笋2万吨。

芮城芦笋生产情况

2008年,芮城县芦笋种植面积5400公顷,新增3333公顷,年产2.5万吨,年产值1.5亿元,成为全省较大的芦笋生产基地之一。芮城芦笋涉及9个乡镇100余个行政村。面积较大的乡镇有风陵渡镇1387公顷、古魏镇1120公顷、永乐镇1000公顷、陌南镇559公顷、东乡568公顷、阳城镇406公顷。芮城县以河滩种植为主,河滩芦笋面积达4000公顷,占总面积的75%。
2012年,芮城县芦笋种植面积基本稳定在0.4万公顷左右,其中河滩占90%,是运城市第二大出口芦笋基地,建有芦笋罐头加工企业2个。芦笋种植分布在芮城县9个乡镇、110个行政村,涉及9330个农户,每亩平均效益2000-2500元,最高收入可达5000元以上,年销售收入1亿元左右,出口到荷兰、西班牙等国家和地区。
2014年,芮城县芦笋面积2.8万亩,全部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年产芦笋2万吨,主要集中在风陵渡、阳城、永乐、古魏、南卫、东垆、陌南等7个乡(镇)43个行政村,芦笋每亩平均效益达4000—9000元,年总收入近1亿元。

芮城芦笋产品荣誉

2015年7月2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芮城芦笋”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芮城芦笋地理标志

芮城芦笋地域保护范围

芮城芦笋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风陵渡镇阳城镇永乐镇古魏镇南卫乡东垆乡陌南镇7个乡镇的43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6′7″-110°56′43″,北纬34°37′29″-34°43′36″,之间,东西长12千米,南北宽3千米。生产面积10000公顷。

芮城芦笋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2-1664。
安全要求
严格执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规程》确保产地环境达到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规定的大气、水层、土壤质量标准,确保芮城芦笋质量。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层深厚、芮城芦笋
芮城芦笋(2张)

土质疏松、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芮城芦笋品种以“UC800、UC157”等为主,还有“冠军、阿波罗、格兰德”等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
3.1 因地制宜播种。开沟前种植地应深耕整平。按5.4.2行距开40厘米宽、40厘米深种植沟。种植沟宜南北向开挖,挖沟时上、下层泥土应分开,芮城芦笋
芮城芦笋(3张)

回填时将上层熟土与基肥分层填人种植沟。种植沟整成中间高、两边挖的小拱形,移栽前浇水沉实,以备定植。多雨地方应以起垄为主,大田四周开50厘米深围沟,防止汛期日间积水,干旱地区可采取保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