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坝草莓

攀枝花市仁和区草莓协会 【管理

原产地四川

– 产地市县: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果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1560
– 地标认证时间:2014
– 品质特点:萼片大、反卷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第2179号公告
– 地标批准时间:2014年11月18日
产品介绍

中坝草莓历史悠久。攀枝花建市较晚(1965年设立渡口市,1987年改名攀枝花市),据《攀枝花市志(1986~2005)》记载:“攀枝花第一草莓乡——仁和区中坝乡……,上世纪80年代初,由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孟古桥村民组村民黄兴帮、杨明礼等经人介绍引进草莓进行试种,距今已有30余年历史。
86年开始,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积极开展草莓引种试验及品种筛选与栽培方式研究工作,并争取到市科委重点科学技术项目的立项支持。中坝草莓经过30余年的培育,目前适宜品种有20余个,其中甜莎莉、红颜(巧克力)、章姬(奶油)草莓等品种进行露地规模化种植。
通过举办“中坝草莓节”逐步提高中坝草莓的知名度,也因果型好、颜色靓、味道鲜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目前,中坝草莓种植面积1000余亩,总产量2500吨,产值3000万元。1994年获得了“攀枝花草莓大王”称号,2009年获得了有机草莓认证,并注册了“人合中坝”商标,成为中坝乡及周边乡(镇)富民增收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

生态环境

中坝草莓产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产区山脉纵横,地形呈南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土壤以水稻土、赤红壤和黄棕壤为主,pH值6.5-7.0,土质粘壤至砂壤,有机质含量高,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土层深厚且质量状况好,适宜草莓种植。
中坝草莓产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年日照时数2300-2700小时,≥10℃年积温6000-7700℃,年降雨量700-1200毫米,无霜期330天。产区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大气环流作用,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冬季气温可达25℃,昼夜温差大,没有梅雨袭击,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等特点,是全球最大的终年无冬自然温室。中坝草莓每年11月即可上市销售,比国内其他产区提早近两个月,有效填补市场空缺。

地域范围

中坝草莓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总发乡、太平乡、务本乡、啊啦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仁和镇、同德镇、大田镇、平地镇、福田镇、前进镇、布德镇等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1′-101°86′,北纬26°20′-26°70′。保护面积667公顷,年产量2.5万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品质:中坝草莓果形大、纺锤形;萼片大、反卷;果面鲜红色、有光泽,种子黄色、微凹;髓心白色、中空;果肉粉红色、肉质细、致密;味浓、酸甜适口,有香气,汁液较多。
2. 内在品质指标:中坝草莓可溶性固形物≥10%,维生素C≥56mg/100g。
3. 安全要求:中坝草莓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选择海拔1600米以下,土壤肥沃,排蓄水、保肥性良好的壤土,土壤质量符合DB510400/T001要求。
2. 品种选择:选用休眠期短、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早熟、果实硬度大的本地品种。
3. 生产过程管理:中坝草莓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草莓生产操作技术标准》(DB510400/T019-2009)进行。其栽培关键技术为:
A、秧苗准备:育苗在露地进行,建立专门的育苗中心,逐步采用集中育苗。每667平方米生产田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深耕细耙,做成平畦,按标准施用底肥,每亩施草莓专用有机肥复合肥120kg,3-4月定植母本苗,株行距80cm×80cm,缓苗后及时打掉花蕾,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及时除草。
B、土壤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块,深耕25-30cm,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堆肥3000-5000kg、草莓专用有机复合肥50Kg,适当加入中微量肥,沟施或穴施。采用高垄栽培,垄宽90cm,垄高15-20cm。
C、定植及管理
①定植:8-9月进行,垄栽4行,株距20-25cm,每667平方米定植8000-10000株。定植时覆土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土面齐平为宜,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立刻浇水,地膜覆盖,遮阳网遮荫。
②水分管理:定植后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直到草莓苗成活为止。之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浇水,开花及采果期保持土壤含水量40-70%,以沟灌和滴灌为主。
③去除病株和匍匐茎:及时去掉老叶、黄叶、病叶及匍匐茎,级序高的花蕾、畸形果和小果,发现病株及时除掉。
④疏花疏果:及时摘除花序上后期开的花和小果,增加单果重,使果实整齐一致。
⑤追肥:开花前,每667平方米施用N+P+K≥50%的复合肥5-10kg,滴灌或浇灌,采摘期根据苗情实时追肥。
⑥病虫害防治:使用的农药必须是无公害农药,有毒有害农药、除草剂、调节剂等投入品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管理规定执行,不得在田间存放。
4. 采收及采后处理:采收在上午或傍晚气温低时进行,设施栽培最好在早晨气温刚升高时采收,所用容器浅、底部平、内壁光滑清洁、无污染。采摘时连同花萼至果柄处摘下,避免手指触及果实。边采边进行分级,随时剔除病次果,减少因翻动所造成的机械损伤。对采摘装框后的果实应及时进行预处理,之后入冷库贮藏或运输。
5. 生产记录要求:认真记录中坝草莓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内的中坝草莓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坝草莓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产品百科
中坝草莓,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世纪80年代初,由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孟古桥村民组村民黄兴帮、杨明礼等经人介绍引进草莓进行试种,已有30余年历史。中坝草莓果形大、纺锤形;萼片大、反卷;果面鲜红色、有光泽,种子黄色、微凹;髓心白色、中空;果肉粉红色、肉质细、致密;味浓、酸甜适口,有香气,汁液较多。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中坝草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中坝草莓
产地名称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
品质特点
萼片大、反卷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第2179号公告
批准时间
2014年11月18日

中坝草莓产品特点

中坝草莓品质特性

中坝草莓果形大、纺锤形;萼片大、反卷;果面鲜红色、有光泽,种子黄色、微凹;髓心白色、中空;果肉粉红色、肉质细、致密;味浓、酸甜适口,有香气,汁液较多。

中坝草莓营养价值

中坝草莓可溶性固形物≥10%,维生素C≥56毫克/100克。

中坝草莓中坝草莓

中坝草莓产地环境

中坝草莓产于攀枝花市仁和区,产区山脉纵横,地形呈南北走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1500米。土壤以水稻土、赤红壤和黄棕壤为主,pH值6.5—7.0,土质粘壤至砂壤,有机质含量高,矿质元素含量丰富,土层深厚且质量状况好,适宜草莓种植。
中坝草莓产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0.3℃,年日照时数2300—2700小时,≥10℃年积温6000—7700℃,年降雨量700—1200毫米,无霜期330天。产区因特殊的地形地貌及大气环流作用,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冬季气温可达25℃,昼夜温差大,没有梅雨袭击,具有雨量集中、干湿季分明、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等特点,是全球最大的终年无冬自然温室。

中坝草莓中坝草莓

中坝草莓历史渊源

中坝草莓历史悠久。攀枝花建市较晚(1965年设立渡口市,1987年改名攀枝花市),据《攀枝花市志(1986—2005)》记载:“攀枝花第一草莓乡——仁和区中坝乡。
20世纪80年代初,由攀枝花市仁和区中坝乡中坝村孟古桥村民组村民黄兴帮、杨明礼等经人介绍引进草莓进行试种,已有30余年历史。
1986年开始,在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攀枝花市农林科学研究院积极开展草莓引种试验及品种筛选与栽培方式研究工作。中坝草莓经过30余年的培育,适宜品种有20余个,其中甜莎莉、红颜(巧克力)、章姬(奶油)草莓等品种进行露地规模化种植。
1994年,中坝草莓获得了“攀枝花草莓大王”称号。
2009年,中坝草莓获得了有机草莓认证,并注册了“人合中坝”商标。

中坝草莓中坝草莓

中坝草莓生产情况

2014年,中坝草莓保护面积667公顷,产量2.5万吨,产值3000万元。

中坝草莓中坝草莓

中坝草莓产品荣誉

2014年11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中坝草莓”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坝草莓中坝草莓

中坝草莓地理标志

中坝草莓地域保护范围

中坝草莓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仁和区所辖中坝乡、总发乡、太平乡、务本乡、啊啦彝族乡、大龙潭彝族乡、仁和镇、同德镇、大田镇平地镇福田镇前进镇布德镇等13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1°41′—101°86′,北纬26°20′—26°70′。

中坝草莓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选择海拔1600米以下,土壤肥沃,排蓄水、保肥性良好的壤土,土壤质量符合DB510400/T001要求。
(2)品种选择:选用休眠期短、长势强、抗病性好、产量高、早熟、果实硬度大的本地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中坝草莓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 草莓生产操作技术标准》(DB510400/T019—2009)进行。其栽培关键技术为:
A、秧苗准备:育苗在露地进行,建立专门的育苗中心,逐步采用集中育苗。每667平方米生产田备苗圃150平方米左右,深耕细耙,做成平畦,按标准施用底肥,每亩施草莓专用有机肥复合肥120千克,3—4月定植母本苗,株行距80厘米×80厘米,缓苗后及时打掉花蕾,并根据土壤墒情,勤浇小水,及时除草。
B、土壤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块,深耕25—30厘米,每667平方米施优质堆肥3000—5000千克、草莓专用有机复合肥50千克,适当加入中微量肥,沟施或穴施。采用高垄栽培,垄宽90厘米,垄高15—20厘米。
C、定植及管理
①定植:8—9月进行,垄栽4行,株距20—25厘米,每667平方米定植8000—10000株。定植时覆土深度以苗心基部与土面齐平为宜,做到深不埋心、浅不露根,定植后立刻浇水,地膜覆盖,遮阳网遮荫。
②水分管理:定植后浇一次透水,保持土壤湿润,直到草莓苗成活为止。之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当浇水,开花及采果期保持土壤含水量40—70%,以沟灌和滴灌为主。
③去除病株和匍匐茎:及时去掉老叶、黄叶、病叶及匍匐茎,级序高的花蕾、畸形果和小果,发现病株及时除掉。
④疏花疏果:及时摘除花序上后期开的花和小果,增加单果重,使果实整齐一致。
⑤追肥:开花前,每667平方米施用氮+磷+钾≥50%的复合肥5—10千克,滴灌或浇灌,采摘期根据苗情实时追肥。
⑥病虫害防治:使用的农药必须是无公害农药,有毒有害农药、除草剂、调节剂等投入品严格按照生产技术管理规定执行,不得在田间存放。
(4)采收及采后处理:采收在上午或傍晚气温低时进行,设施栽培最好在早晨气温刚升高时采收,所用容器浅、底部平、内壁光滑清洁、无污染。采摘时连同花萼至果柄处摘下,避免手指触及果实。边采边进行分级,随时剔除病次果,减少因翻动所造成的机械损伤。对采摘装框后的果实应及时进行预处理,之后入冷库贮藏或运输。
(5)生产记录要求:认真记录中坝草莓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建立生产过程记录档案,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等。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中坝草莓执行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标准要求。

中坝草莓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中坝草莓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中坝草莓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