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魔芋种植历史悠久,有历史文献记载始见于明末清初(县志记载):“安县魔芋,种属花魔芋,性寒、味辛、块茎入药,有解毒、消肿、化痰、散结、行淤等功效。常用作治疗咳嗽、疝气、乳痛、瘰疬、烧伤等。久煎内服兼有健胃、消化之作用”。成规模种植与加工始于80年代初 。
1. 土壤地貌情况:安县呈山、丘、坝三种地貌。县境内中低山、沿山和丘陵的幅员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70%,产区处于落叶树秋区和稀林复耕土壤,以暗棕壤、褐土、综壤为主。产区海拔800~1200m,土壤pH值6.5—7.5,酸碱适中,水分含量60%-72%,土壤质地疏松,通透性好,耕作层深厚,平均深度0.55米,经过常年落叶并腐烂,增施堆肥,养分含量高,有机质含量达到1.82%,适宜魔芋生长。
2. 水文情况:安县境内有安昌、雎水、白溪、秀水等4条河流,汇集溪流116条,年平均地表径流总量13.47亿立方米,地下径流3.19亿立方米,年人均有水3280立方米,为四川省富水地区之一。
3. 气候情况:安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资源丰富,全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年平均温度16.3℃,≥10℃活动积温5354.4℃,年平均日照时数1058.7h,年平均降水量为
1261mm,且雨热同季,无霜期273.3天,是魔芋生长的理想环境。安县魔芋产区是魔芋生长的最适宜区,与其他产区相比有明显优势
4. 人文历史情况:安县历来盛产魔芋,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是全国知名的魔芋主产区、全国魔芋初加工及精粉集散地,也是全国八大“魔芋种植基地重点县”之一,被列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魔芋精粉加工和销量占全国销售量的25%,产品销往日本、韩国及欧美各国。
“魔芋”这个名字传说来自安县。古传麻婆娘娘路经安县千佛山的老虎垭,只见漫山遍野躺着不少口吐白沫、浑身抽搐的百姓,于是把当地土地爷叫来,询问后才知这里百姓多年饥荒,饥不择食吃下了魔鬼撒下的麻口舌的黑色果毒性发作,这些黑色果貌似芋头,因此被称做魔芋或鬼芋,魔芋需添加灶灰炮制熟透后才能食用,麻婆娘娘即抓来魔鬼,在老虎垭上垒起七星灶,把魔鬼烧成灶灰用以烹煮魔芋,煮制后的魔芋不仅无毒且口感极佳,解了当地百姓的饥荒,百姓为纪念麻婆娘娘功绩,尊称其为伙夫娘娘,并在当地修建了一座“伙夫寺”(安县境内尚保存完好),迎接伙夫娘娘回大地省亲,后世有诗为证:“伙夫一手好茶饭,驱魔济世天下安”,魔芋这个名称由此延续至今。
安县魔芋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魔芋在汉魏之时称“翡”,雅称为“芳翡”,具有多种防病保健功用,据《本草纲目》记载20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用魔芋来治病了。安县魔芋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纤维等,每日用精粉兑蜂蜜加水直接饮用,对防治结肠癌、乳腺癌有特效;其低热、低脂、低糖的特性还可以作为预防和治疗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的保健食品。
安县魔芋传统的吃法是做成魔芋豆腐,清代才子李调元和当代作家沙汀都曾以此作为品酒佳肴而文如涌泉。由于魔芋淀粉膨胀力强,一公斤鲜芋可做五公斤豆腐,魔芋豆腐灰白光鲜,手感细腻,富有弹性,块片丁丝均可,烹炒炖拌都行,是地道的川菜原料。四川安县人马杰就以家乡安县魔芋为原料,编著了《中国魔芋菜谱》一书,书中共介绍了香菇烧魔芋 、麻辣魔芋豆腐、魔芋烧鸭 、铁板豆腐等100多种魔芋川菜谱,促进了魔芋消费的多元化,目前中外都盛行食用魔芋食品。
“5.12”大地震时,安县茶坪、高川两乡与外界隔绝,食物无法运进,灾民就地取材,以魔芋煮熟充饥得以幸存。温家宝总理来安县调查了解地震灾情时,亲切接见了当地魔芋种植大户,并鼓励他们发展好魔芋产业,县委、县政府为保护好这一特色地方产业,积极推动灾区重建,将魔芋列为全县优势农业产业化重点重建项目,积极组建专业协会、规范生产秩序、扩大基地面积、提高生产和加工能力,把魔芋生产与加工作为基地农户致富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支撑项目。
安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1′—104°38′,北纬31°37′—31°47′。北与北川县接壤,西北与茂县接壤,东与江油市相邻,南连罗江县,西接绵竹市,东南与涪城区相邻。安县魔芋保护范围为安县辖区的茶坪乡、高川乡、桑枣镇、晓坝镇、雎水镇、沸水镇、秀水镇、黄土镇、乐兴镇共9个乡镇90个村,保护面积3850公顷,年均产量53900吨。
1. 外在感官特征: 安县魔芋鲜芋表皮上半部呈暗褐色,下半部呈浅棕色或肉色,平滑饱满,皮薄肉厚,质嫩呈乳白色,切开后有粘液。
2. 内在品质指标:安县魔芋生长环境处于最适生长区,优势十分明显。因此,魔芋中的干物质与葡甘聚糖等重要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栽培区,其中,
安县魔芋干物质含量(总量1-水分含量而得)≥15.0%,明显优于其他栽培区的12.6~14.5%;安县魔芋葡甘聚糖在干物质中的比例(鲜样中葡甘聚糖含量÷干物质含量)≥55.0%,明显优于其他栽培区的52.5~55.0%。
3. 安全要求:保护环境使基地符合农业部生产无公害魔芋生产条件,环境质量达到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标准,产品质量参照NY5221—2005《无公害食品薯芋类蔬菜》标准执行。建立环境保护制度,严格控制在基地周边3公里内建有污染的工矿企业,防止工业“三废”污染基地;设立环境保护标志牌,标志范围内的畜禽养殖场粪水要经过无公害化处理,施用的农家肥经过发酵腐烂,确保无害;农药、肥料使用执行有关准则或规范。
1. 产地选择:选择阴湿、排灌条件好、土质深厚、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壤土或沙松土地块。重粘土、冷沙土不宜种植魔芋。忌重茬地和前茬是辣椒和烟叶的土地,土壤pH6.5—7.5为宜。
2. 品种选择:选择安县本地花魔芋品种。
3. 主要技术控制:在严格地块、品种选择的基础上,普遍推广应用先进种植技术、推广土壤深耕深松技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用无公害肥料和农药,农家肥要经过无公害处理。按照无公害食品标准建立质量控制
体系,制定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基地管理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工作制度、技术指导和培训制度。具体技术是:
①种芋、土壤消毒。通过对魔芋软腐病发生发展规律的调查,种芋和土壤是主要初侵染源,防治魔芋软腐病的关键措施是种芋消毒。播种前,种芋用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25%绿乳铜400倍液浸种30分钟,捞出后
晾干待播。土壤与播种前每亩用25千克生石灰撒施消毒。
②播种。采用窝播或沟播均可,播种时将腐熟的有机肥施入沟(窝)中,铺一层稻草,避免种芋与肥料接触,将种芋芽眼朝上,稍倾斜,再盖土。
③田间管理。魔芋的田间管理在魔芋展叶期完成,农事操作尽量避免在魔芋田中走动。a除草:杂草同魔芋争肥,影响魔芋健康生长,因此提倡化学除草,防治人工除草对魔芋造成伤害。待种芋、玉米播种完成后,于晴天上午亩用90%禾耐斯20毫升兑水喷雾,喷施不能在厢面上走动,以免影响除草效果。b施肥:魔芋生长以底肥为主,亩用腐熟有机肥2-3吨,硫酸钾25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追肥根据长势看苗施肥。c水分管理:魔芋展叶期和膨大期遇到雨季,要及时理沟排水,防止水在厢面蔓延,避免软腐病的大面积发生,雨后天晴时要及时补喷杀菌剂。
④病虫害防治。魔芋病害以软腐病和白绢病为主。防治办法:在发病前15天喷施农用链霉素1000万单位兑水50-100千克,每隔7天喷1 次,连续3次以上。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集中烧毁,并用生石灰洒在株穴。要求魔芋种植不能连作。
4. 魔芋采收:魔芋整个生育期为7个月左右。当地上茎杆发黄倒苗方可收获,最佳收获期在10月份倒苗后1个月左右。收挖后的魔芋,将好芋和伤芋分开摊晾,待表皮晾晒至紧皮后方可堆放贮藏、运输和加工、销售。
5. 生产记录要求:对产品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的农机具,所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方式、施药时间、施药对象,产品收获加工、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进行详细纪录。
1. 包装:安县魔芋销售包装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应符合GB7718—2004的规定。
2.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安县魔芋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和标注形式),标明产品名称、级别、净含量、生产单位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编号。
3. 运输过程:严防雨淋,严禁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的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
- 中文名
- 安县魔芋
- 产地名称
-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
- 品质特点
- 块茎扁圆,个头肥硕,营养丰富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公告2013年第153号
- 批准时间
- 2013年11月13日
安县魔芋产品特点
安县魔芋产地环境
安县魔芋位置境域
安县魔芋地形地貌
安县魔芋气候特征
安县魔芋土壤类型
安县魔芋水文概况
安县魔芋历史渊源
安县魔芋生产情况
安县魔芋产品荣誉
安县魔芋地理标志
安县魔芋地域保护范围
安县魔芋质量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