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津韭黄

成都新津岷江蔬菜专业合作社 【管理

原产地四川

– 产地市县: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蔬菜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816
– 地标认证时间:2011
– 品质特点:黄叶鞘长、较粗大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699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1年12月20日
产品介绍

我国韭黄产地甚广,新津韭黄却颇值一说。新津一年四季蔬果葱笼、鱼米丰盈,尤以韭黄闻名天下。新津韭黄,鞘长叶短、嫩黄柔嫩、香味浓郁,滑爽味美,营养丰富的独特品质。其最大的特色是若以韭黄打汤,韭黄叶子会漂浮在汤上,看上去颇似一幅淡雅的画,这是他处韭黄所不能的。新津韭黄的种植准确历史已不可确考,可以肯定的是,在南宋时新津韭黄即广有盛誉。对此,南宋大诗人陆游有诗赞之。陆游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时曾多次来蜀州管辖的新津,推想对新津韭黄印象颇深,所以做了一首《蔬食戏书》来赞美。全诗如下:
蔬食戏书
陆游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新津韭黄因其独特品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不断引进筛选出优质、高产、高效的适合新津种植的主推品种-冬韭,搭配少部分春韭,同时引进了雪韭王、富韭黄9号等新品种。产品畅销四川、重庆、西藏、天津等多个省市,销售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不断增加,2010年韭黄基地成为我县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之一。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新津韭黄主产区为台地、浅丘、平原三种地貌,以平原为主,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产地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能排能灌,土壤90%为壤土或沙壤土,适宜新津韭黄生长。
2. 水文情况:主产区主要河流有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南河五大河流,农田为自流灌溉,地下水充沛,水质为软水,常年水温维持在16℃左右,无色、无臭、无味。水利设施、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新津韭黄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3. 气候情况:新津韭黄产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秋多绵雨,年平均气温16.5℃,最热月平均气温25.6℃(7月),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7℃,年积温5763.1℃-6223.6℃,全年无霜期297天,年平均降雨量987毫米,年平均日照1119.1小时,相对湿度84%,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新津韭黄主要在春秋两季播种。

地域范围

新津韭黄产于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发源于岷江的羊马河两侧,河流冲积土平原地带,毗邻崇州市。新津韭黄地域范围主要包括兴义镇、五津镇、文井乡、新平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2′13″-103°49′58″,北纬30°19′49″-30°21′32″之间,海拔442至673之产间,保护面积7526公顷,年产量6000余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品质:新津韭黄叶鞘长、较粗大、扁圆形、叶片厚、色泽嫩黄透亮,整体长度比普通韭黄长10cm左右。香味浓,柔嫩。
2. 内在品质指标:不溶性膳食纤维≤2%,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3. 安全要求:新津韭黄安全卫生指标符合《无公害韭黄生产技术规程》(成都市新津县地方标准DB510113/T002—2007)规定。

生产方式

1. 品种选择:宜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等抗逆能力强、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韭香浓烈、商品性好、高产、四季均可生长、适合遮光软化、符合目标市场的品种。
2. 播种育苗
①苗床准备: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土壤PH值在7.5以下,前作非葱韭类蔬菜的壤土作苗床地。播前亩施腐熟人畜粪2000-3000kg,过磷酸钙30kg,草木灰50kg,将土壤与基肥混合均匀,耙平,按1.6米包沟开厢,整平苗床,浇透底水,用敌克松、辛硫磷等进行土壤消毒杀虫。
②播种时间:春、秋季都可播种。一般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时间为9-10月。
③播种方式:播种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④用种量:每亩本田按0.8-1公斤备种,苗床地按秧本比1:8-10准备,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适当少播。相反,则可适当多播。
⑤种子处理及催芽播种:可用干籽直播,也可用40℃温水浸种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60%种子露白尖时均匀撒播,及时用过筛细土覆种。春播用地膜或稻草盖好,秋播要用遮阳网遮盖。
⑥苗期管理。当韭苗80%出苗时,可揭掉地膜或遮阳网,逐步炼苗。
A、浇水:播前应浇足底水,苗未出土前,不要浇水,苗高达6-7cm开始浇水,未浇足底水的,一般播后1-2天第一次浇水,隔3-4天第二次浇水,再隔3-4天第三次浇水。播种后在浇水前要将其镇压一遍。第一次浇水宜大,以后根据土壤湿度而定。齐苗至4叶,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7天浇水一次(小水),苗高15cm后,根据土壤湿度适当控水。
B、除草:使用封闭型除草剂要在韭菜播种后到杂草萌发出土前喷用,一般播后2-3天喷施,也可出齐苗后及时拨草2-3次。
C、匀苗补苗:苗高10-15cm时,根据出苗情况匀密补稀。
D、追肥:追肥应“勤施薄施”,不宜大肥。结合水的管理,苗高10-13厘米时,以追施10%的腐熟人畜粪尿,或40%三元复合肥2-3次,每亩5-10kg;苗高15cm后,结合补水,看苗追肥,适量追施速效氮肥2-3次,间隔20天
左右。
3. 定植
①土地选择:宜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2-3年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土壤。
②整地施肥:定植前深翻土地25-30cm,炕土7-10天。
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撒施优质有机肥(以腐熟人畜粪为主)3000-5000kg,氮肥(N)2kg、磷肥(五氧化二磷)6kg、钾肥(氧化钾)6kg,复混肥按所需N.P.K折算,实行翻地前全层撒施,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耙平,然后按80cm的间距开沟,沟深20-25cm,回填部分熟土,将土埂扶直扶平,再从两侧把土埂拍实拍平,最后把沟底整细推平播种,定植沟浇足底水,一次播种可连续收获4-6年。
③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春播韭菜定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播3-5月,定植苗高17-20cm。定植前将苗掘起,并将须根先端剪去,留约2-3cm,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青韭株行距7-10cm×33cm,韭黄株行距7-10cm×65-80cm,每株2苗,栽植深度以分蘖节不埋入土为宜。栽后浇定根清粪水,缓苗期保持土壤湿润。
④田间管理
A、肥水管理:整个生长期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缓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次,以后每隔15-20天追一次肥,追肥先淡后浓,每次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kg或三元复合肥5-10kg。当韭白长至10cm,可第一次培土,培土前施一次重肥。扣棚前,每次培土时,可根据长势,适当追施速效氮肥。
B、成株期管理:清除杂草,土壤保湿,排除渍水,预防倒伏。
C、软化技术
(a)准备草棚:棚子是用稻草、麦草、竹杆做成。先备好长稻草和2~3m的小竹竿,将稻草的尾端交织在一起,缚扎于竹竿上,再用四根与小竹竿长度相同的竹竿或竹片,分两边将稻草的另一端夹起来,形成倒“V”字形,厚度以不透光,不漏雨,能通风为准。
(b)韭黄的软化技术;当韭菜长到50cm高时,施一次肥,亩用复合肥或磷肥30-50kg沟施,也可渗合农家肥混施,同时进行第一次培土,春秋季培土到“叉口”处,夏季培土到“叉口”以下3cm,冬季培土应高于“叉口”,当叶鞘又长出3-6cm时(离第一次施肥70-90天)作二次施肥培土,施肥与第一次相同。此后可转入软化处理,也可在进行第三次培土后(一般不再施肥)再进行软化处理。经2-3次追肥培土后,将韭叶割下。软化时间春秋两季需要遮光软化15-20天,夏季12-15天;冬季则要35-40天。
⑤病虫防治:主要病害以灰霉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锈病、软腐病等为主;虫害以韭蛆、蚜虫、潜叶蝇、蓟马等为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⑥收割处理:收割时分段进行,把准备收割段的遮光蓬挪开,将垄挖开一侧,露出软化了的假茎,把韭黄倚靠到垄的另一侧,用割刀从叶鞘基部割断,取下整理。整理分干撕和水洗两种方法,整理后韭黄不带残留茎盘、泥土、杂草及其他杂物,切割断面整齐,整理捆把,称量包装登记入库。
⑦收割后的管理:每次收割后,待2~3天韭菜伤口愈合,新叶快出时进行浇水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粪肥400~500kg,尿素8~10kg,低浓度复合肥8~10kg;通过培土解决韭菜跳根问题。待本茬青韭生长良好,鳞茎里贮积下足够养分,再次进行韭黄生产。
⑧生产记录要求:协会、专合组织、科技人员组织有文化有经验的非韭黄种植户做好品种选择、栽培、土肥水管理、软化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管理、成品整理及收后的栽培管理、出入台帐等认真仔细作好记录处理并加以收集整理,为新津韭黄的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内的新津韭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新津韭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产品百科
新津韭黄,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新津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宋,陆游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时曾多次来蜀州管辖的新津,作《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新津韭黄叶鞘长、较粗大、扁圆形、叶片厚、色泽嫩黄透亮,整体长度比普通韭黄长10厘米左右。香味浓,柔嫩。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新津韭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新津韭黄
产地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品质特点
黄叶鞘长、较粗大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1699号
批准时间
2011年12月20日

新津韭黄产品特点

  • 品质特性
新津韭黄叶鞘长、较粗大、扁圆形、叶片厚、色泽嫩黄透亮,整体长度比普通韭黄长10厘米左右。香味浓,柔嫩。
  • 营养价值
新津韭黄内在品质指标:不溶性膳食纤维≤2%,含有丰富的铁元素。

新津韭黄新津韭黄

新津韭黄产地环境

新津韭黄土壤地貌

新津韭黄主产区为台地、浅丘、平原三种地貌,以平原为主,属都江堰自流灌溉区。产地土壤pH值在6.5—7.5之间,能排能灌,土壤90%为壤土或沙壤土,适宜新津韭黄生长。

新津韭黄水文情况

新津韭黄主产区主要河流有羊马河、金马河、杨柳河、西河、南河五大河流,农田为自流灌溉,地下水充沛,水质为软水,常年水温维持在16摄氏度左右,无色、无臭、无味。水利设施、天然水系和优质的地下水资源,为新津韭黄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津韭黄气候情况

新津韭黄产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多变,秋多绵雨,年平均气温16.5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5.6摄氏度(7月),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5.7摄氏度,年积温度763.1摄氏度—6223.6摄氏度,全年无霜期297天,年平均降雨量987毫米,年平均日照1119.1小时,相对湿度84%,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新津韭黄主要在春秋两季播种。

新津韭黄新津韭黄

新津韭黄历史渊源

南宋,陆游任蜀州(今崇州)通判时曾多次来蜀州管辖的新津,作《蔬食戏书》:“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2010年,新津韭黄基地成为新津县特色效益农业基地之一。
2011年,新津县特色蔬菜产品兴义韭黄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通过专家验收。

新津韭黄新津韭黄

新津韭黄生产情况

2011年,新津韭黄保护面积7526公顷,产量6000余吨;兴义镇的韭黄种植面积已达到100公顷,韭黄单产可达到2000千克。

炒菜—新津韭黄炒菜—新津韭黄

新津韭黄产品荣誉

2011年12月2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新津韭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新津韭黄新津韭黄

新津韭黄地理标志

新津韭黄地域保护范围

新津韭黄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新津县兴义镇、五津镇、文井乡、新平镇、方兴镇安西镇永商镇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3°42′13″—103°49′58″,北纬30°19′49″—30°21′32″。

新津韭黄质量技术要求

  • 特定生产方式
(1)品种选择:宜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等抗逆能力强、分蘖力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韭香浓烈、商品性好、高产、四季均可生长、适合遮光软化、符合目标市场的品种。
(2)播种育苗
①苗床准备:宜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土壤pH值在7.5以下,前作非葱韭类蔬菜的壤土作苗床地。播前亩施腐熟人畜粪2000—3000千克,过磷酸钙30千克,草木灰50千克,将土壤与基肥混合均匀,耙平,按1.6米包沟开厢,整平苗床,浇透底水,用敌克松、辛硫磷等进行土壤消毒杀虫。
②播种时间:春、秋季都可播种。一般春播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秋播时间为9—10月。
③播种方式:播种可分为直播和育苗移栽两种。
④用种量:每亩本田按0.8—1千克备种,苗床地按秧本比1:8—10准备,土壤肥力高的地块可适当少播。相反,则可适当多播。
⑤种子处理及催芽播种:可用干籽直播,也可用40摄氏度温水浸种12小时,除去秕籽和杂质,将种子上的粘液洗净后捞出用湿布包好放在16—20摄氏度的温度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冲洗1—2次,60%种子露白尖时均匀撒播,及时用过筛细土覆种。春播用地膜或稻草盖好,秋播要用遮阳网遮盖。
⑥苗期管理。当韭苗80%出苗时,可揭掉地膜或遮阳网,逐步炼苗。
A、浇水:播前应浇足底水,苗未出土前,不要浇水,苗高达6—7厘米开始浇水,未浇足底水的,一般播后1—2天第一次浇水,隔3—4天第二次浇水,再隔3—4天第三次浇水。播种后在浇水前要将其镇压一遍。第一次浇水宜大,以后根据土壤湿度而定。齐苗至4叶,要保持土壤湿润,一般5—7天浇水一次(小水),苗高15厘米后,根据土壤湿度适当控水。
B、除草:使用封闭型除草剂要在韭菜播种后到杂草萌发出土前喷用,一般播后2—3天喷施,也可出齐苗后及时拨草2—3次。
C、匀苗补苗:苗高10—15厘米时,根据出苗情况匀密补稀。
D、追肥:追肥应“勤施薄施”,不宜大肥。结合水的管理,苗高10—13厘米时,以追施10%的腐熟人畜粪尿,或40%三元复合肥2—3次,每亩5—10千克;苗高15厘米后,结合补水,看苗追肥,适量追施速效氮肥2—3次,间隔20天左右。
(3)定植
①土地选择:宜选择肥沃、土层深厚、排灌方便,2—3年未种过葱蒜类作物的土壤。
②整地施肥:定植前深翻土地25—30厘米,炕土7—10天。
底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中等肥力田块,每亩撒施优质有机肥(以腐熟人畜粪为主)3000—5000千克,氮肥(N)2千克、磷肥(P2O5)6千克、钾肥(K2O)6千克,复混肥按所需N.P.K折算,实行翻地前全层撒施,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然后耙平,然后按80厘米的间距开沟,沟深20—25厘米,回填部分熟土,将土埂扶直扶平,再从两侧把土埂拍实拍平,最后把沟底整细推平播种,定植沟浇足底水,一次播种可连续收获4—6年。
③适时定植,合理密植:春播韭菜定植期为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播3—5月,定植苗高17—20厘米。定植前将苗掘起,并将须根先端剪去,留约2—3厘米,再将叶子先端剪去一段。青韭株行距7—10厘米×33厘米,韭黄株行距7—10厘米×65—80厘米,每株2苗,栽植深度以分蘖节不埋入土为宜。栽后浇定根清粪水,缓苗期保持土壤湿润。
④田间管理
A、肥水管理:整个生长期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缓苗后结合中耕除草追肥一次,以后每隔15—20天追一次肥,追肥先淡后浓,每次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500千克或三元复合肥5—10千克。当韭白长至10厘米,可第一次培土,培土前施一次重肥。扣棚前,每次培土时,可根据长势,适当追施速效氮肥。
B、成株期管理:清除杂草,土壤保湿,排除渍水,预防倒伏。
C、软化技术
(a)准备草棚:棚子是用稻草、麦草、竹杆做成。先备好长稻草和2—3米的小竹竿,将稻草的尾端交织在一起,缚扎于竹竿上,再用四根与小竹竿长度相同的竹竿或竹片,分两边将稻草的另一端夹起来,形成倒“V”字形,厚度以不透光,不漏雨,能通风为准。
(b)韭黄的软化技术;当韭菜长到50厘米高时,施一次肥,亩用复合肥或磷肥30—50千克沟施,也可渗合农家肥混施,同时进行第一次培土,春秋季培土到“叉口”处,夏季培土到“叉口”以下3厘米,冬季培土应高于“叉口”,当叶鞘又长出3—6厘米时(离第一次施肥70—90天)作二次施肥培土,施肥与
第一次相同。此后可转入软化处理,也可在进行第三次培土后(一般不再施肥)再进行软化处理。经2—3次追肥培土后,将韭叶割下。软化时间春秋两季需要遮光软化15—20天,夏季12—15天;冬季则要35—40天。
⑤病虫防治:主要病害以灰霉病、菌核病、疫病、枯萎病、锈病、软腐病等为主;虫害以韭蛆、蚜虫、潜叶蝇、蓟马等为主,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⑥收割处理:收割时分段进行,把准备收割段的遮光蓬挪开,将垄挖开一侧,露出软化了的假茎,把韭黄倚靠到垄的另一侧,用割刀从叶鞘基部割断,取下整理。整理分干撕和水洗两种方法,整理后韭黄不带残留茎盘、泥土、杂草及其他杂物,切割断面整齐,整理捆把,称量包装登记入库。
⑦收割后的管理:每次收割后,待2—3天韭菜伤口愈合,新叶快出时进行浇水追肥,每667平方米施腐熟粪肥400—500千克,尿素8—10千克,低浓度复合肥8—10千克;通过培土解决韭菜跳根问题。待本茬青韭生长良好,鳞茎里贮积下足够养分,再次进行韭黄生产。
⑧生产记录要求:协会、专合组织、科技人员组织有文化有经验的非韭黄种植户做好品种选择、栽培、土肥水管理、软化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割管理、成品整理及收后的栽培管理、出入台帐等认真仔细作好记录处理并加以收集整理,为新津韭黄的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新津韭黄安全卫生指标符合《无公害韭黄生产技术规程》(成都市新津县地方标准DB510113/T002—2007)规定。

新津韭黄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新津韭黄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新津韭黄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