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藏系绵羊

石渠县畜牧站 【管理

原产地四川

– 产地市县: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2053
– 地标认证时间:2017
– 品质特点:肉毛皮兼用型藏系绵羊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86号
生态环境

1. 地貌情况:石渠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部,是青藏高原主体的一部分,全境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高原宽谷剥蚀地貌。县境最高海拔5334米,最低海拔3634米,全县平均海拔4200米。石渠县地貌差异明显,北部以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为主,地表和缓起伏,占全县总面积的91.09%。南部地貌类型为中山、高山,岭谷高差悬殊,占全县总面积的8.91%。2. 气候情况:石渠县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区,由于深居内陆和地形的大幅度抬升,气候的水平地带性为垂直地带性所代替,具有典型的季风高原型气候特点,且因幅员广大、地形多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气候类型。县境内长冬无夏,极端最低气温-46℃,降雪日数达83.8天,全年平均气温-1.6℃,空气中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30%,内陆地区的60%。年降水量570.6毫米,无霜期21.1天。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形成了物种繁多的植被,全县草原覆盖率达72.95%,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3. 水文情况:境内洋涌河、麻木河、俄涌河、翁曲河等众多支流均发源于原面各山、丘、谷之间,水源丰富,水质良好,河渠迂回,蜿蜒回流其间。年均蒸发量1900毫米。4. 人文历史情况:石渠藏系绵羊是中国最古老的羊种,今天的藏系绵羊是由古羌人驯化培育而流传下来的,藏系绵羊是我国最古老的羊种。上世纪九十年代期, 后经当地牧民群众多年选择, 不断引入适应性较强的藏羊进行改良, 属于中国绵羊系蒙古羊系、哈萨克绵羊系、藏绵羊系三大系之一的地方品种。

地域范围

石渠藏系绵羊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色须镇、尼呷镇、洛须镇、真达乡、奔达乡、正科乡、麻呷乡、德荣玛乡、长沙贡玛乡、呷衣乡、格孟乡、蒙宜镇、新荣乡、宜牛乡、虾扎镇、起坞乡、阿日扎乡、长须贡玛乡、长须干玛乡、长沙干玛乡、温波镇、瓦须乡、国营牧场共23个乡镇场。地理坐标:东经97°20′00″~99°15′28″,北纬32°19′28″~34°20′40″。总保护面积25191平方公里,年出栏石渠藏系绵羊80231只,年产量582吨。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石渠藏系绵羊体格大、耐粗放饲养、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的独特品质。藏系绵羊体质结实,头略小,头粗糙呈三角形而狭长, 鼻梁隆起, 眼眶略向外突。公、母羊多数都有角,角长而扁平,角向两侧平伸呈扭曲壮弯曲,母羊角较公羊角稍细。公羊角粗壮、多呈螺旋状向两侧伸展,母羊角扁平较小、呈捻转状向外平伸。四肢较长,肢高体大,前胸开阔、背腰宽平,体驱肌肉丰满,尾短小下垂呈锥形,蹄质结实。四肢、腹部附着刺毛,大多为黑头或黑眼圈。全身被毛由粗毛、两型毛、细毛和干死毛组成。毛股外部纤维长而呈波浪形弯曲, 富有弹性和光泽,围绕四肢,长过腹线,毛丛下部有纤细绒毛,长约6cm。毛色有纯白、黑、黑花及棕褐杂色。善于游走攀高远牧,耐寒耐粗饲。唇薄而灵活, 啃食枯黄牧草的能力较强, 对矮草及低凹处的草能充分利用。抗寒、抗病力强, 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 繁殖能力强,饲养周期短,属于地方原始畜种。终年天然放牧露宿野外,合群性强。2. 内在品质指标石渠藏系绵羊的水分比普通绵羊稍低,其他均高于普通绵羊,石渠藏系绵羊氨基酸总量高,其营养价值丰富。3. 风味特色: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系绵羊的肉质、美味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其品质优于普通的肉类食品,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藏系绵羊食用这种地方的草料,其肉膻味很少,藏系绵羊肉肉质鲜嫩柔软,还具有独特的抗缺氧机能,营养价值居同类羊肉之冠。石渠藏系绵羊的毛股特长,是优良的地毯毛原料。典型的优质肉毛皮兼用型藏系绵羊。

生产方式

1. 生活环境:由于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荒漠半荒漠草原和高寒、高山草原地区, 饲养藏系羊可以充分利用细毛羊不能利用和无法利用的草场, 提高了边缘草场和荒漠化草场的利用率。2. 放牧方式:石渠藏系绵羊采取传统的人工天然放牧管理方式,实行顶风出牧,顺风放牧的放牧原则。一般对大群羊不需补饲, 冬春仅对个别弱畜和产仔母畜给予少量补饲, 年内除了对羊进行疫病预防外, 再无任何投入。藏系绵羊抗寒能力强, 母羊可在零下几十度的风寒露天产羔,新生羔羊具有顽强的生存力,羔羊生长发育快,羔羊成活率高。小羊刚出生时,担心小羊冻死,牧民常将小羊羔放进牛毛编制的口袋里,或者牛粪做的小棚圈里。入冬后将羊群赶至背风的地方并用木头栅栏围起来,人工添加干草饲喂,冬季辅以食盐饲喂,以便石渠藏系绵羊能安然越冬。饲养周期为1年1胎,3岁为成年羊。3. 生活习性:石渠藏系绵羊耐高寒、耐干旱性能好。石渠县地貌差异明显,独特的地形地貌、温度和湿度条件都非常适宜石渠藏系绵羊的生长。石渠藏系绵羊是历史悠久的原始地方品种,由于生长在高寒地区,仰赖天然草场放牧,终年露宿,形成了坚实的体质,石渠县草地资源丰富,全县植被覆盖率达72.95%。充足的光照和强辐射使得牧草生长期缩短、种类繁多且境内无任何化工污染,使得牧草保持原生态生长。特有的饲草资源为以放牧为主,喜食牧草青料的石渠藏系绵羊提供了丰富、无污染的饲草资源。

包装规范

地域范围内的石渠藏系绵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渠藏系绵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产品百科
石渠藏系绵羊,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渠藏系绵羊体格大、体质结实,头略小,头粗糙呈三角形而狭长, 鼻梁隆起, 眼眶略向外突。藏系绵羊耐粗放饲养、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藏系绵羊肉肉质鲜嫩柔软,还具有独特的抗缺氧机能,石渠藏系绵羊的毛股特长,是优良的地毯毛原料。
2017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渠藏系绵羊”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石渠藏系绵羊
产地名称
四川省甘孜州石渠
品质特点
肉毛皮兼用型藏系绵羊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86号
批准日期
2017年1月10日

石渠藏系绵羊产品特点

石渠藏系绵羊外在感官特征

石渠藏系绵羊体格大、耐粗放饲养、抗病能力强、

石渠藏系绵羊石渠藏系绵羊

适应性强的独特品质。藏系绵羊体质结实,头略小,头粗糙呈三角形而狭长, 鼻梁隆起, 眼眶略向外突。公、母羊多数都有角,角长而扁平,角向两侧平伸呈扭曲壮弯曲,母羊角较公羊角稍细。公羊角粗壮、多呈螺旋状向两侧伸展,母羊角扁平较小、呈捻转状向外平伸。四肢较长,肢高体大,前胸开阔、背腰宽平,体驱肌肉丰满,尾短小下垂呈锥形,蹄质结实。四肢、腹部附着刺毛,大多为黑头或黑眼圈。全身被毛由粗毛、两型毛、细毛和干死毛组成。毛股外部纤维长而呈波浪形弯曲, 富有弹性和光泽,围绕四肢,长过腹线,毛丛下部有纤细绒毛,长约6厘米。毛色有纯白、黑、黑花及棕褐杂色。善于游走攀高远牧,耐寒耐粗饲。唇薄而灵活, 啃食枯黄牧草的能力较强, 对矮草及低凹处的草能充分利用。抗寒、抗病力强, 遗传性能稳定。生长发育快, 繁殖能力强,饲养周期短,属于地方原始畜种。终年天然放牧露宿野外,合群性强。

石渠藏系绵羊内在品质指标

石渠藏系绵羊的水分比普通绵羊稍低,其他均高于普通绵羊,石渠藏系绵羊氨基酸总量高,其营养价值丰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系绵羊的肉质、美味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藏系绵羊食用这种地方的草料,其肉膻味很少,藏系绵羊肉肉质鲜嫩柔软,还具有独特的抗缺氧机能,营养价值居同类羊肉之冠。石渠藏系绵羊的毛股特长,是优良的地毯毛原料。

石渠藏系绵羊产地环境

石渠藏系绵羊地形地貌

石渠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南部,是青

石渠藏系绵羊石渠藏系绵羊

藏高原主体的一部分,全境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高原宽谷剥蚀地貌。县境最高海拔5334米,最低海拔3634米,全县平均海拔4200米。石渠县地貌差异明显,北部以丘状高原和高平原为主,地表和缓起伏,占全县总面积的91.09%。南部地貌类型为中山、高山,岭谷高差悬殊,占全县总面积的8.91%。

石渠藏系绵羊气候

石渠县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区,由于深居内陆和地形的大幅度抬升

石渠藏系绵羊石渠藏系绵羊

,气候的水平地带性为垂直地带性所代替,具有典型的季风高原型气候特点,且因幅员广大、地形多遍,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气候类型。县境内长冬无夏,极端最低气温-46℃,降雪日数达83.8天,全年平均气温-1.6℃,空气中含氧量仅为海平面的30%,内陆地区的60%。年降水量570.6毫米,无霜期21.1天。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得天独厚的气候形成了物种繁多的植被,全县草原覆盖率达72.95%,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

石渠藏系绵羊水资源

石渠县境内洋涌河、麻木河、俄涌河、翁曲河等众多支流均发源于原面各山、丘、谷之间,水源丰富,水质良好,年均蒸发量1900毫米。适宜石渠藏系绵羊养殖。

石渠藏系绵羊历史渊源

石渠藏系绵羊养殖历史

石渠藏系绵羊是中国最古老的羊种,藏系绵羊是由古羌人驯化培育而流传下来的。20世纪90年代期, 后经当地牧民群众多年选择, 不断引入适应性较强的藏羊进行改良, 属于中国绵羊系蒙古羊系、哈萨克绵羊系、藏绵羊系三大系之一的地方品种。
据《西康概况》关于康属民族及分布介绍,羌族,乃康区之最古民族(从我国象形文字,羌族头字为羊,说明主要以养为主),康区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引进驯化,形成了现代的适应高寒气候的藏绵羊,石渠的养羊业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再据“西康经济季刊第八期”中“西康之羊毛事业”介绍,品种:西康绵羊多产于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原,属典型的西藏羊特征,公母羊具有波形之角,长达八寸、毛色、头尾四肢成黑色或褪色,余均白色,间有黑色夹杂、亦有全黑色者尾椎形,长三四寸,称小尾羊,四肢下腹飞节均系毛发,脚细长、善走。石渠藏绵羊亦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饲养,其角形、毛色正如文中所叙。

石渠藏系绵羊引种改良情况

改良过程
为了提高石渠藏绵羊生产性能,满足毛纺工业和人民生活需要,从1952年起,先后引进新疆细毛羊、茨盖羊、高加索、考力代、美利努等种羊,对藏绵羊进行杂交改良。
在20世纪60年代前,藏绵羊杂交改良主要是朝细毛方向发展,采用新疆细毛公羊与藏母羊进行级进杂交,亦有少量茨盖羊级进杂交。由于饲养管理跟不上,细毛种公羊因不适高寒气候逐步淘汰,级进杂交后代羔羊生活力差,死亡较大。
1960年以后,绵羊的改良转向半细毛,开始探索培养48-50支纱的半细毛羊杂交组合方式,采用新疆、茨盖种公羊与藏绵羊母羊进行复杂杂交,同时开展了人工授精工作。
在1965年以后,由于片面追求改良数量,忽视了饲养管理,结果,改良羊大量被宰杀和死亡。乱交乱配和回交倒改严重,生产性能下降,到1980年为止,改良羊锐减到5万只左右。
改良生产性能
低代杂交改良羊,杂交优势显著,生长发育较快,生产性能较高,即使在同等粗放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产性能仍高于藏绵羊。在杂交组合方式上,曾采用新藏、茨藏、茨新藏杂交组合方式。经过生产实践,筛选出较适宜的“茨×新×藏”组合,对提高杂交后代的适应性、产毛量、经济效果较好。

石渠藏系绵羊生产情况

2005年末,石渠县存栏石渠藏系绵羊294868只,其中能繁母羊132615只;2010年末存栏179413只,其中能繁母羊84699只;2015年末存栏75872只,其中,能繁母羊37785只。
2017年,石渠县出栏石渠藏系绵羊80231只,年产量582吨。总保护面积25191平方公里。

石渠藏系绵羊产品荣誉

2017年1月10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石渠藏系绵羊”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石渠藏系绵羊地理标志

石渠藏系绵羊地域保护范围

石渠藏系绵羊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色须镇尼呷镇洛须镇真达乡奔达乡正科乡麻呷乡、德荣玛乡、长沙贡玛乡、呷衣乡格孟乡蒙宜镇新荣乡宜牛乡虾扎镇起坞乡阿日扎乡、长须贡玛乡、长须干玛乡、长沙干玛乡、温波镇、瓦须乡、国营牧场共23个乡镇场。地理坐标:东经97°20′00″-99°15′28″,北纬32°19′28″-34°20′40″。

石渠藏系绵羊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7-01-2053。

石渠藏系绵羊特定生产方式

1、生活环境:由于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对严酷的自然生态环境具石渠藏系绵羊
石渠藏系绵羊(3张)

有较强的适应性。尤其是在荒漠半荒漠草原和高寒、高山草原地区, 饲养藏系羊可以充分利用细毛羊不能利用和无法利用的草场, 提高了边缘草场和荒漠化草场的利用率。

2、放牧方式:石渠藏系绵羊采取传统的人工天然放牧管理方式,实行顶风出牧,顺风放牧的放牧原则。一般对大群羊不需补饲, 冬春仅对个别弱畜和产仔母畜给予少量补饲, 年内除了对羊进行疫病预防外, 再无任何投入。藏系绵羊抗寒能力强, 母羊可在零下几十度的风寒露天产羔,新生羔羊具有顽强的生存力,羔羊生长发育快,羔羊成活率高。小羊刚出生时,担心小羊冻死,牧民常将小羊羔放进牛毛编制的口袋里,或者牛粪做的小棚圈里。入冬后将羊群赶至背风的地方并用木头栅栏围起来,人工添加干草饲喂,冬季辅以食盐饲喂,以便石渠藏系绵羊能安然越冬。饲养周期为1年1胎,3岁为成年羊。
3、生活习性:石渠藏系绵羊耐高寒、耐干旱性能好。石渠县地貌差异明显,独特的地形地貌、温度和湿度条件都非常适宜石渠藏系绵羊的生长。石渠藏系绵羊是历史悠久的原始地方品种,由于生长在高寒地区,仰赖天然草场放牧,终年露宿,形成了坚实的体质,石渠县草地资源丰富,全县植被覆盖率达72.95%。充足的光照和强辐射使得牧草生长期缩短、种类繁多且境内无任何化工污染,使得牧草保持原生态生长。特有的饲草资源为以放牧为主,喜食牧草青料的石渠藏系绵羊提供了丰富、无污染的饲草资源。
4、生长发育
石渠藏系绵羊从初生到2.5岁生长发育迅速,体尺、体重增长快。3-4岁时生长较为缓慢;5岁后基本停止生长。同龄的公母羊相比,其公羊的体尺、体重大于母羊,羯羊与公羊接近。产毛性能
石渠藏系绵羊在7月上旬剪毛,一年一次,其剪毛量不高,据对641只成年羊统计,公羊剪毛量1.03千克,母羊0.87千克,羯1.04千克,一般毛辫长15-30厘米,绒毛长8厘米左右。
5、产肉性能
石渠藏系绵羊肉质鲜嫩,味美。在终年放牧,不补饲的情况下,抓原性能好,有较高的产肉和蓄脂性能,屠宰率一般在43%以上,羯羊可达51.19%,净肉率29.4%-34.9%。
6、繁殖性能
石渠藏系绵羊的发情配种季节与牧草生长和腰情紧密相关,一般7-9月发情,主要于8月份配种,一般冬季产羔。公、母羊一般生后1岁左右即可性成熟。初配年龄,公母羊均约1.5岁。2-5岁的公羊配种能力最强;2-8岁的母羊为适龄母羊,一生可繁殖5-6只羔羊,每年一胎,均产单羔。发情周期一般为15-21天,18天左右最多发情持续期2-3天。妊娠期一般为150天(140-160天),分娩羔羊快,一般破水后15-30分钟产出羔羊,勿需助产。

石渠藏系绵羊专用标志使用

地域范围内的石渠藏系绵羊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石渠藏系绵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