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堂姬菇

金堂县食用菌产业联合会 【管理

原产地四川

– 产地市县: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 产品大类:种植业类
– 产地小类:食用菌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694
– 地标认证时间:2011
– 品质特点:形态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
– 地理标志分类: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农业部公告第1675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1年11月22日
产品介绍

姬菇又称小平菇,分类上为侧耳属。金堂姬菇形态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是食用菌中的珍品。
金堂姬菇主产于成都市金堂县,清雍正年间,当地已盛产野生食用菌,称为蜀中名品。1972年,金堂县清江公社觉华大队二生产队试验蘑菇室内嫁栽技术成功,此后,金堂县委、县政府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因其独特品质,金堂姬菇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远销日本、美国、欧盟等地。1990年,金堂食用菌系列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星火”成果一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金堂姬菇获得“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2007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2005年,金堂县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2009年,又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称号,金堂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姬菇生产基地。目前,金堂姬菇已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销售势头良好,全国市场供不应求,金堂姬菇销量已位居全国第一,并且出口东南各国,占总出口量的50%左右。金堂县正在规划发展姬菇高档调味品、菌渣饲料和燃气以拉长金堂姬菇的产业链,实现“零排放”生态农业。

生态环境

金堂姬菇产地地处龙泉山中段东部,属龙泉山中段浅切割脊状低山地带,土壤组合以紫色土为主体,pH值7.4~8.5,胶体品质好,含矿物质养分丰富,抗旱保水能力强,适宜金堂姬菇菌丝生长发育。金堂姬菇产地属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平均气温26.8℃(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1月),年积温6000℃,全年无霜期285d,年平均降雨量920.5mm,年平均日照1295.5h,相对湿度80%,属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低值中心之一,特别适合食用菌生长,金堂姬菇多在秋冬两季集中生产。

地域范围

金堂姬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官仓镇、三星镇、栖贤乡、赵家镇、清江镇、福兴镇等七个乡镇,毗邻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德阳市、简阳市等市县。金堂姬菇产地位于东经104°20′37〞~104°52′56〞、北纬30°29′10〞~30°57′4l〞之间,介于海拔385~538m之间,保护面积3.9万亩,年产量35万吨 。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金堂姬菇菇体丛生,菌柄中实,洁白色,直径0.5—2cm,长3—7cm,菌盖呈深灰色,直径2—3cm,子实体韧性强,菌褶白色延生,口感脆嫩鲜滑,耐运输。
2. 内在品质指标:金堂姬菇中蛋白质含量≥2%,含有丰富钙、镁、硒等微量元素。
3. 安全要求:金堂姬菇生产基地符合国家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条件,环境质量达到NY5010—2002标准,金堂姬菇安全卫生指标符合《金堂县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JG/JD01)的规定。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金堂姬菇菌袋适宜放置于抗旱保水能力强的紫色土上。产地环境质量符合《金堂县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JG/JD01)的无公害姬菇产地环境的规定要求。对菇场进出口和通气口安装纱门、纱窗,以防害虫飞入,并经常保持环境卫生,撒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2. 品种选择:金堂姬菇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抗逆性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西德33. 闵31等品种为主。
3. 生产过程管理:金堂姬菇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金堂县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执行。
为了保证金堂姬菇的品质特色,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A、水土管理
①整地灭虫:菌袋入棚前平整地块,清理沟渠,保证排水通畅。用对大棚进行喷洒灭虫。
②水质管理:选用深层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
B、菌种管理:菌种是为繁殖而分级制作的姬菇纯菌丝体培养体,通常根据培养的不同阶段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类型。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子实体。菌种应无杂菌,无病虫;菌丝洁白,均匀整齐,生活力强;培养基不萎缩,不干涸。
C、基质管理:
①原料选择:培养料以谷草、麦草、棉籽壳、高粱壳、玉米芯、木屑等为主料,以米糠、麸皮、玉米粉、石膏粉为辅料。碳/氮比为20:1—25:1为宜。所有原料应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099)规定。
②原料处理:天然物质如枝条、作物秸秆等应分别按要求粉碎;将原辅料安一定配比混匀,堆置发酵;采用短期堆置发酵3至5天的培养料,其间要翻堆一次。发酵好的培养料要放雨,并及时使用。
D、装袋灭菌:
①菌袋材料与规格:常压灭菌用高密度低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Q/72536422—3.05—2007幅宽20cm—22cm、长度为42cm–45cm、厚度为0.003cm—0.004cm。
②装袋方法:装入袋中的培养料要松紧适度,均匀一致。装好料后,袋口两端套塑料颈环,用橡筋固定,再用塑料薄膜和纸封口。
③常压灭菌:装锅时,菌袋堆码应注意在袋问、灶(锅)膛周边及灶(锅)顶预留间隙;上覆雨布,周围压实。当天装料,当天灭菌。当灶(锅)温度达100℃时,保持恒温12—16小时,停火,利用余热闷6—8小时后开灶出袋。
E、接种:
①接种室(箱)的消毒:先用消毒水彻底清洁室内门窗、地板、天花板、墙壁和工作台。待灭菌后的料袋温度冷却到25—40℃时,放入接种室(箱),关闭门窗,用气雾剂熏蒸2—3小时。
②接种:手、种瓶(袋)外壁用75%酒精擦洗消毒;用经酒精灯外焰灼烧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掉表层老化、失水菌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待接袋内,适当压实,迅速封好袋口。用种量一般为一瓶栽培种(750m1)接10—12袋,或一袋(220cm×42cm)栽培种接35—45袋。
常用消毒药品如下表:
名称
使用浓度及方式
施用对象

乙醇
75%,浸泡或涂擦
手、接种工具,接种操作台面、原种瓶表面等

石灰水
[Ca(OH)2]
3-5%水溶液喷洒
培养室、无菌室、栽培场及床架

气雾消毒剂
1-2g/立方米熏蒸
培养室、无菌室、接种箱

F、发菌培养:接种后的菌袋及时运入已消毒的培养室内;菌袋间温度控制在20一28℃;培养室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一70%,遮光培养。10天后翻堆检查,发现有杂菌的要根据情况分别处理。小面积绿霉菌感染,移至通风,暗光、低温处隔离培养。链孢霉用塑料袋包裹移出培养室远距离焚烧或深埋。毛霉感染加强通风可自行消失。处理后,放在低温、通风、暗光的环境中进行管理,个别感染严重的淘汰,脱离培养室,深埋或烧毁。没有发菌,也未感染的整袋死穴,按常规重新补接。
G、出菇管理:
当菌丝长满全袋后,即可入棚。几天后,当料面吐黄水,出现多数菇蕾时,方可解口。这时,棚内要放水调整温度,光线一一定要控制下来,同时注意通风、降温。这时候棚内温度要控制在15℃一18℃,湿度在85%一90%之间。姬菇从发育到采菇有四个时期,分别为桑椹期、珊瑚期、成形期和成熟期。
①桑椹期:是出菇袋发育到一定时期,菌丝开始分化,在料面形成米粒似的白色或兰色菇蕾,形似桑椹,称为桑椹期。这时,就需向料面喷细雾水,以有雾珠挂在菇蕾上为宜,这样可以达到用冷水刺激料面菌丝,促使其它菇蕾的快速形成,通风时要将棚边沿支起20cm,全天间隔放风达到4h一5h。
②珊瑚期:几天后,桑椹期菇脚伸长,形成菌柄,向四处放射排开,上细下粗,形如珊瑚,称为珊瑚期。这时,要将通风时间延长,每天通风时间达到5h一6h,支高棚边沿40cm一50cm,通风前可适量喷水,呈细雾状,落下的雾珠以能挂在菌蕾上而不落下为宜。
③成形期:当珊瑚期菌柄不断伸长变粗,顶端形成青灰色圆顶,即为成形期。这时放风不变,喷水以帽上有细水珠,而柄上无水时为宜。这时,可从小形菇上观察管理情况。在小姬菇菌帽的下端有变脖现象,证明湿度达不到,需适当多喷水;若帽的顶部出现凹陷,证明换气、通风不足,需延长通
风时间。
④成熟期:当盖与柄相互变粗、变长、变大时为成熟期。这时,可视菇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适当延长通风,加大喷水,随时观察料袋的体温,及时采取措施,控温在150C一18。C范围内。头茬菇的高峰期,极易赶在高温季节,可在解口4d一5d后,间隔性的留小风口,不要将棚封死,以防高温烧坏菌袋及原基。采菇时,先采菇,后喷水,再通风,这样有利于料面的菌丝恢复,避免采大菇、小菇死。
H、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合理利用农业、物理、化学措施进行无公害防治。
I、采收管理:当一丛菇中大部分子实体菌幕即将裂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菇体菌柄基部,扭下整丛菇体,放入框内,避免机械损伤。
J、整理:去除菌柄处料脚,按菌盖大小分级,装框上市或加工。盛装器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H、菌渣管理:在所有菌袋完成出菇后,将菌渣晒干,经加工可以作为牲畜饲料和生产燃气。
4. 生产记录要求:建立健全种植户管理名录、品种选择、水土管理、菌种管理、基质管理、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整理、菌渣管理、出入库台账等记录,并加以分析整理,建立可追溯体系,为金堂姬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包装规范

将定量整齐的新鲜金堂姬菇装入食品专用包装盒,并用食品保鲜膜封好。
水煮清水金堂姬菇为定量的金堂姬菇装入专用食品包装袋,外包装为瓦楞纸箱。分级装盒装袋,标志、标签符合GB 7718和NY 5095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金堂姬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堂姬菇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产品百科
金堂姬菇,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堂姬菇又称小平菇,形态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主产于金堂县,清雍正年间,当地已盛产野生食用菌,称为蜀中名品。20世纪70年代开始,金堂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经多年发展,金堂姬菇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占总出口量的50%左右。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金堂姬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金堂姬菇
产地名称
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
品质特点
形态美观、质地脆嫩、味道鲜美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农业部公告第1675号
批准时间
2011年11月22日

金堂姬菇产品特点

金堂姬菇外在感官

姬菇又称小平菇,分类上为侧耳属。金堂姬菇形态美观,菇体丛生,菌柄中实,洁白色,直径0.5—2厘米,长3—7厘米,菌盖呈深灰色,直径2—3厘米,子实体韧性强,菌褶白色延生,口感脆嫩鲜滑,耐运输。

金堂姬菇内在品质

金堂姬菇中蛋白质含量≥2%,含有丰富钙、镁、硒等微量元素。

金堂姬菇安全要求

金堂姬菇生产基地符合国家生产无公害食用菌生产条件,环境质量达到NY5010—2002标准,金堂姬菇安全卫生指标符合《金堂县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JG/JD01)的规定。

金堂姬菇金堂姬菇

金堂姬菇产地环境

金堂姬菇地质土壤

金堂姬菇产地地处龙泉山中段东部,属龙泉山中段浅切割脊状低山地带,土壤组合以紫色土为主体,pH值7.4—8.5,胶体品质好,含矿物质养分丰富,抗旱保水能力强,适宜金堂姬菇菌丝生长发育。

金堂姬菇气候特征

金堂姬菇产地属内陆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6.6℃,最热月平均气温26.8℃(7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1月),年积温6000℃,全年无霜期285天,年平均降雨量920.5毫米,年平均日照1295.5小时,相对湿度80%,属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低值中心之—,适合食用菌生长,金堂姬菇多在秋冬两季集中生产。

金堂地理金堂地理

金堂姬菇历史渊源

金堂姬菇主产于成都市金堂县,清雍正年间,当地已盛产野生食用菌,称为蜀中名品。
1972年,金堂县清江公社觉华大队二生产队试验蘑菇室内嫁栽技术成功,此后,金堂县开始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因其独特品质,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喜爱,销往日本、美国、欧盟等地。
2007年,清江镇姬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通过国家级验收。
2011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金堂县将姬菇作为全县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之一,加大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实施“金堂姬菇”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建设,全面掌握“金堂姬菇”产地环境、种植技术、加工工艺等核心因子指标及变化情况,提升“金堂姬菇”标准化生产水平。先后制定了“金堂姬菇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建立金堂姬菇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印发“金堂姬菇基地管理手册”,规范金堂姬菇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同时,县食用菌产业联合会、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监测站等部门上下联动,常态化开展金堂姬菇生产环节质量安全培训、专项检查和例行监督检测,金堂姬菇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多年来一直保持在100%。
2019年4月,中国菌乡融合发展产业功能区成为成都市最新规划的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规划范围主要涵盖金堂县竹篙镇、隆盛镇、转龙镇、广兴镇4个乡镇部分区域,与清江、赵家福兴片区重点食用菌种植区域,联动全域食用菌产业发展。功能区总规划面积48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约13平方千米,将以菌乡功能中心、回乡创业中心、乡村振兴中心三大功能中心为指引,形成一二三产业集聚的核心区域,打造西部菌业中心。按照计划,2019年9月金堂县制定食用菌产业发展标准,12月建成“金堂姬菇”地理标志核心保护区,并启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姬菇)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金堂县对总投资2亿元及以上的食用菌智能化生产和食用菌精深加工项目,将按不超过固定资产投入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企业通过银行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经营的贷款,按中国人民银行当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贷款主体第一年不超过80%、第二年不超过50%、第三年不超过30%贴息,单户企业当年奖励金额最高不超过4000万元。

金堂姬菇生产情况

2011年,金堂姬菇保护面积3.9万亩,年产量35万吨。
2016年,金堂县拥有1000万袋以上种植能力的乡镇9个,100万袋以上种植能力的专业村65个,10万袋以上种植能力的专业大户500余家,年加工各类盐渍姬菇、干姬菇及清水软包装、罐装、纸盒包装产品10余万吨,年产值10亿元左右。
2018年,金堂姬菇加工的企业已达15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姬菇年加工量10万吨左右,产值逾27亿元,菇农人均纯收入超过15000元。

金堂姬菇金堂姬菇

金堂姬菇产品荣誉

1990年,金堂食用菌系列技术研究获得四川省“星火”成果—等奖、成都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金堂姬菇获得“中国西部农业博览会名优农产品”称号。
2007年,获得中国成都国际农业博览会银奖。
2005年,金堂县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优秀基地县。
2009年,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称号。
2011年11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金堂姬菇”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6年,在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上,区域品牌——初级农产品类地理标志产品“金堂姬菇”品牌强度495,品牌价值32.10亿元。

金堂姬菇地理标志

金堂姬菇地域保护范围

金堂姬菇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官仓镇、三星镇、栖贤乡、赵家镇、清江镇、福兴镇等七个乡镇,毗邻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德阳市、简阳市等市县。金堂姬菇产地位于东经104°20′37″—104°52′56″、北纬30°29′10″—30°57′4l″之间,介于海拔385—538米之间。

金堂姬菇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金堂姬菇菌袋适宜放置于抗旱保水能力强的紫色土上。产地环境质量符合《金堂县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JG/JD01)的无公害姬菇产地环境的规定要求。对菇场进出口和通气口安装纱门、纱窗,以防害虫飞入,并经常保持环境卫生,撒生石灰粉进行消毒。
(2)品种选择:金堂姬菇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抗逆性强、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西德33、闵31等品种为主。
(3)生产过程管理:金堂姬菇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金堂县无公害姬菇生产技术规程》执行。为了保证金堂姬菇的品质特色,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A、水土管理
①整地灭虫:菌袋入棚前平整地块,清理沟渠,保证排水通畅。用对大棚进行喷洒灭虫。
②水质管理:选用深层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规定。
B、菌种管理:菌种是为繁殖而分级制作的姬菇纯菌丝体培养体,通常根据培养的不同阶段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三级类型。栽培种直接用于生产子实体。菌种应无杂菌,无病虫;菌丝洁白,均匀整齐,生活力强;培养基不萎缩,不干涸。金堂姬菇
金堂姬菇(4张)

C、基质管理:
①原料选择:培养料以谷草、麦草、棉籽壳、高粱壳、玉米芯、木屑等为主料,以米糠、麸皮、玉米粉、石膏粉为辅料。碳/氮比为20:1—25:1为宜。所有原料应符合《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NY5099)规定。
②原料处理:天然物质如枝条、作物秸秆等应分别按要求粉碎;将原辅料安—定配比混匀,堆置发酵;采用短期堆置发酵3至5天的培养料,其间要翻堆—次。发酵好的培养料要放雨,并及时使用。
D、装袋灭菌:
①菌袋材料与规格:常压灭菌用高密度低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规格为Q/72536422—3.05—2007幅宽20—22厘米、长度为42—45厘米、厚度为0.003—0.004厘米。
②装袋方法:装入袋中的培养料要松紧适度,均匀—致。装好料后,袋口两端套塑料颈环,用橡筋固定,再用塑料薄膜和纸封口。
③常压灭菌:装锅时,菌袋堆码应注意在袋问、灶(锅)膛周边及灶(锅)顶预留间隙;上覆雨布,周围压实。当天装料,当天灭菌。当灶(锅)温度达100℃时,保持恒温12—16小时,停火,利用余热闷6—8小时后开灶出袋。
E、接种:
①接种室(箱)的消毒:先用消毒水彻底清洁室内门窗、地板、天花板、墙壁和工作台。待灭菌后的料袋温度冷却到25—40℃时,放入接种室(箱),关闭门窗,用气雾剂熏蒸2—3小时。
②接种:手、种瓶(袋)外壁用75%酒精擦洗消毒;用经酒精灯外焰灼烧灭菌后的接种工具去掉表层老化、失水菌种;按无菌操作将栽培种接入待接袋内,适当压实,迅速封好袋口。用种量—般为—瓶栽培种(750毫升)接10—12袋,或—袋(220×42厘米)栽培种接35—45袋。
F、发菌培养:接种后的菌袋及时运入已消毒的培养室内;菌袋间温度控制在20—28℃;培养室应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清新;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遮光培养。10天后翻堆检查,发现有杂菌的要根据情况分别处理。小面积绿霉菌感染,移至通风,暗光、低温处隔离培养。链孢霉用塑料袋包裹移出培养室远距离焚烧或深埋。毛霉感染加强通风可自行消失。处理后,放在低温、通风、暗光的环境中进行管理,个别感染严重的淘汰,脱离培养室,深埋或烧毁。没有发菌,也未感染的整袋死穴,按常规重新补接。
G、出菇管理:当菌丝长满全袋后,即可入棚。几天后,当料面吐黄水,出现多数菇蕾时,方可解口。这时,棚内要放水调整温度,光线——定要控制下来,同时注意通风、降温。这时候棚内温度要控制在15—18℃,湿度在85—90%之间。姬菇从发育到采菇有四个时期,分别为桑椹期、珊瑚期、成形期和成熟期。
①桑椹期:是出菇袋发育到—定时期,菌丝开始分化,在料面形成米粒似的白色或兰色菇蕾,形似桑椹,称为桑椹期。这时,就需向料面喷细雾水,以有雾珠挂在菇蕾上为宜,这样可以达到用冷水刺激料面菌丝,促使其它菇蕾的快速形成,通风时要将棚边沿支起20厘米,全天间隔放风达到4—5小时。
②珊瑚期:几天后,桑椹期菇脚伸长,形成菌柄,向四处放射排开,上细下粗,形如珊瑚,称为珊瑚期。这时,要将通风时间延长,每天通风时间达到5—6小时,支高棚边沿40—50厘米,通风前可适量喷水,呈细雾状,落下的雾珠以能挂在菌蕾上而不落下为宜。
③成形期:当珊瑚期菌柄不断伸长变粗,顶端形成青灰色圆顶,即为成形期。这时放风不变,喷水以帽上有细水珠,而柄上无水时为宜。这时,可从小形菇上观察管理情况。在小姬菇菌帽的下端有变脖现象,证明湿度达不到,需适当多喷水;若帽的顶部出现凹陷,证明换气、通风不足,需延长通风时间。
④成熟期:当盖与柄相互变粗、变长、变大时为成熟期。这时,可视菇的多少、温度的高低,适当延长通风,加大喷水,随时观察料袋的体温,及时采取措施,控温在15—18℃范围内。头茬菇的高峰期,极易赶在高温季节,可在解口4—5天后,间隔性的留小风口,不要将棚封死,以防高温烧坏菌袋及原基。采菇时,先采菇,后喷水,再通风,这样有利于料面的菌丝恢复,避免采大菇、小菇死。
H、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合理利用农业、物理、化学措施进行无公害防治。
I、采收管理:当—丛菇中大部分子实体菌幕即将裂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握住菇体菌柄基部,扭下整丛菇体,放入框内,避免机械损伤。
J、整理:去除菌柄处料脚,按菌盖大小分级,装框上市或加工。盛装器具应清洁卫生,避免二次污染。
K、菌渣管理:在所有菌袋完成出菇后,将菌渣晒干,经加工可以作为牲畜饲料和生产燃气。
(4)生产记录要求:建立健全种植户管理名录、品种选择、水土管理、菌种管理、基质管理、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管理、整理、菌渣管理、出入库台账等记录,并加以分析整理,建立可追溯体系,为金堂姬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金堂姬菇专用标志使用

将定量整齐的新鲜金堂姬菇装入食品专用包装盒,并用食品保鲜膜封好。水煮清水金堂姬菇为定量的金堂姬菇装入专用食品包装袋,外包装为瓦楞纸箱。分级装盒装袋,标志、标签符合GB7718和NY5095规定。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金堂姬菇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金堂姬菇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