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青绵羊

石屏县畜牧技术推广站 【管理

原产地云南

– 产地市县: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
– 产品大类:畜牧业类
– 产地小类:肉类产品类
– 地标证书编号:AGI00981
– 地标认证时间:2012
– 品质特点:肉色鲜红,肉质细腻
– 地理标志分类: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 地标批准文号: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 地标批准时间:2012年08月03日
产品介绍

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肉毛兼用型地方品种。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由于该羊性情温驯, 当地人称之为“憨绵羊”。我州在2006年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根据产地、外貌特征命名为石屏青绵羊,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石屏县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
石屏青绵羊属于目前所报道的我国地方绵羊品种中毛色优美,体形适中的绵羊品种。根据毛色青色的外貌特征,并经“毛化学成分”检测,推定在该种群中含有毛质青色基因。该羊具有行动灵活、善爬坡攀岩、耐寒、耐粗饲,适应性强,抗病力强,饲养成本低等优点。虽然属于未经选育的原生态羊种,但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净肉率,皮薄,肉色鲜红,肉质细腻,无膻味,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在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及经济开发利用前景。
但石屏青绵羊从何地而来,如何演变到目前品种尚无据可考。据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石屏州志(卷三)》毛部记载:“马、牛、羊……”,推测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据当地彝族老人讲,祖祖辈辈就饲养该羊。由于主产区是彝族聚集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彝族群众一般的婚丧嫁娶及举行各种重要活动都要宰羊,妇女喜欢用青绵羊皮做垫背、用毛毡子御寒防雨防潮。由于受当地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了体型外貌较为一致的石屏青绵羊这一独特地方品种。
石屏青绵羊的保护工作受到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0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石屏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参与实施的《红河州畜禽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项目》,其中石屏青绵羊种源获2009年度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石屏青绵羊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项目》荣获2010年度红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已在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拖龙黑村建青绵羊保种场一个,石屏青绵羊的保护工作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生态环境

1. 土壤地貌情况:养殖区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冲积土、赤红壤、山地红壤、砂壤土和羊肝石土为主。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凹,山脉走向多由西南至东北。东北部是老黑山,南部是大冷山,西北部是坡龙山、尼白木克山,中部是砚瓦山、笔架山,山川相间,高差较大,群山迭起,山清水秀。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5%;平地有石屏县坝、宝秀坝、坝心坝、龙朋坝等四个较大的坝子,平地面积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境内最高海拔2551.3米,最低海拔259米,石屏青绵羊最适宜在海拔2000米的山区养殖。2. 水文情况:养殖区属红河和珠江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地带,共有河沟35条,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没有人为和工矿污染。主河流红河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县境,境内有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和赤瑞湖两个天然湖泊,水面达43.4平方公里,蓄水量1.12亿立方米,有水库、坝塘381个,蓄水量3260立方米。
3. 气候情况:养殖区属云南省高原亚热带山地气候区,由于地处高原,低纬、北回归线横穿南部地区,地势垂直差异显著,同时受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太平洋及西北大陆干暖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较为典型,具有“四季皆有夏,一雨变成秋”的气候特点。历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3.9℃,年平均气温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1℃;≥10℃的有效积温5950.0℃,无霜期316天;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有效率达83%;年辐射量135.2千卡/厘米;最高降雨量1200毫米,最低降雨量800毫米,年均降雨量961.5毫米,其中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1.3%。

地域范围

石屏青绵羊主产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境内,涉及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哨冲镇、龙武镇、牛街镇、大桥乡、新城乡9 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8′—102°43′,北纬23°19′—24°06′之间,南北长88公里、东西宽59公里,养殖区域范围3037平方公里,年存栏50000只。

品质特性

1. 外在感官特征体形:石屏青绵羊体格中等,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于长方形。具有行动灵活、善爬坡攀岩的独特性能。
毛色: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被毛覆盖良好,颈、背、体侧被毛以青色为主,占85%,棕褐色占15%。头部、腹下、前肢腕关节以下、后肢飞节以下毛短而粗,为黑色刺毛。被毛油汗适中,平均毛长7.41cm,肤色为白色。
头:头大小适中,额宽,呈三角形。鼻梁隆起,耳小灵活不下垂,眼小有神;公母羊均无须,多为无角(占90%),少量有角(占10%)或退化角,角较粗,呈倒八字,灰黑色。
颈:颈长短粗细适中,无肉垂、无皱褶。
体躯:胸宽深、肋微拱起,背腰平直,尻部稍斜,后躯稍高,腹平不下垂。
四肢:四肢细长,蹄质坚硬结实,多为黑色,少量灰黑色。
2. 内在品质指标:石屏青绵羊皮薄,肉色鲜红,肉质细腻,无膻味,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18.5%、粗脂肪含量≤25%、氨基酸总量≥17.5%、水分含量≤78%。
3. 质量安全规定: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61-2001《鲜冻胴体羊肉》执行。

生产方式

1. 产地选择
石屏青绵羊在石屏县9个乡(镇)均有分布养殖,最适宜在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的山区养殖。
2. 品种选育
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肉毛兼用型地方品种。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由于该羊性情温驯, 当地人称之为“憨绵羊”。我州在2006年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命名为石屏青绵羊,经省州多次组织专家组亲临石屏县作详细调查,认定为云南省特有的珍稀种畜资源。2009年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2010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3. 养殖规程育种方式:通过采取纯种繁育、提纯复壮为主,采取非近交的公畜轮回配种模式;禁止引进其它品种公、母羊,严防群体混杂的保种方法,生产优质纯正石屏青绵羊,扩大石屏青绵羊的养殖规模和发展速度。
饲养方式:石屏青绵羊的饲养实行放牧与圈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氨化秸秆、青贮饲料,适当补充精料,一般上午10-11点放牧,下午5-6点收牧,每周喂食盐1次;种植优质牧草,平衡四季草料。哺乳母羊、羔羊、病弱羊适当补饲精料、秸秆及少量青草。2月龄内羔羊、病弱羊不随群放牧,另外补饲护理。
饮水:山泉水、河水或自来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
疫病防治:在石屏青绵羊饲养过程中,所用投入品(兽药、生物制品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整个石屏青绵羊养殖过程中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石屏青绵羊免疫程序适时对其开展免疫注射,春秋两季进行常规驱虫、药浴。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石屏青绵羊的成活率和育成率。疫苗和使用:按免疫程序严格进行规定动物疫病免疫,羊群的免疫符合NY5149的规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后彻底消毒。
兽药和使用:治疗使用药剂时,符合NY5148的规定。后期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发生疾病的种羊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的不作为食用淘汰羊出售。
羊只管理: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羊只进行驱虫、药浴。
灭鼠、灭蚊蝇:定期定点投入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及残余鼠药,并做深埋处理。消除水坑等蚊蝇孽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
卫生消毒: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148的规定。羊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烧碱或撒生石灰消毒。每批羊只出栏后,要彻底清扫羊舍,采用喷雾、火焰消毒。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等用具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带羊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病监测:畜牧兽医部门依照《动物防疫法》制定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病死羊处理:对可疑病羊采取隔离观察、确诊。有使用价值的病羊应隔离、治疗,痊愈后,才能归群。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死的病羊,应在指定地点扑杀,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4. 青绵羊出栏、屠宰处理规定:石屏青绵羊养殖到12—18月龄为出栏最佳时期,体重35-45公斤。屠宰加工,放血要完全;剥皮、去头、蹄、内脏(肾脏除外)、大血管、乳房、生殖器,去三腺;修割整齐,冲洗干净,无病变组织、无伤斑、无残留小片皮、无浮行、无粪污、无胆污、泥污和血凝块。
5. 养殖记录要求:养殖记录包括羊只来源、配种、产羔、哺乳、断奶、增重、疫病防治、出售等,上述资料最少保留三年。

包装规范

1. 分级:石屏青绵羊胴体大理石纹甚微,皮下脂肪的覆盖面也不多,但因肉瘦,含水量高,脂肪含量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一级:胴体重 16—18千克,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
二级:胴体重 14—16千克,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
三级:胴体重 12—14千克,肌肉发育中等,脂肪含量略差。
凡不符合三级要求的均列为级外胴体。2. 包装:石屏青绵羊一般活体销售,不需要包装。标志使用人对石屏青绵羊配带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屏青绵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耳标。
3. 标识:严格执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销售时在运输车辆显著位置粘贴和印刷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
4. 贮存:冷却羊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75—84%,温度0—1℃的冷却间,肉体之间的距离保持3—5cm。冷冻羊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18℃的冷藏间,冷藏间温度一昼夜升降幅度不得超过1℃。
5. 运输:公路、水路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船)或保温车,铁路运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产品百科
石屏青绵羊,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屏青绵羊养殖区属云南省高原亚热带山地气候区,由于地处高原,低纬、北回归线横穿南部地区,地势垂直差异显著,同时受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太平洋及西北大陆干暖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较为典型,适宜养殖绵阳。石屏青绵羊体格中等,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于长方形。具有行动灵活、善爬坡攀岩的独特性能。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被毛覆盖良好,颈、背、体侧被毛以青色为主,占85%,棕褐色占15%。头部、腹下、前肢腕关节以下、后肢飞节以下毛短而粗,为黑色刺毛。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石屏青绵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石屏青绵羊
产地名称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
品质特点
肉色鲜红,肉质细腻
地理标志
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
批准文号
国家农业部公告第1813号
批准时间
2012年08月03日

石屏青绵羊产品特点

石屏青绵羊品质特性

石屏青绵羊体格中等,结构匀称,体质结实,近于长方形。具有行动灵活、善爬坡攀岩的独特性能。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被毛覆盖良好,颈、背、体侧被毛以青色为主,占85%,棕褐色占15%。头部、腹下、前肢腕关节以下、后肢飞节以下毛短而粗,为黑色刺毛。被毛油汗适中,平均毛长7.41厘米,肤色为白色。头大小适中,额宽,呈三角形。鼻梁隆起,耳小灵活不下垂,眼小有神;公母羊均无须,多为无角(占90%),少量有角(占10%)或退化角,角较粗,呈倒八字,灰黑色。颈长短粗细适中,无肉垂、无皱褶。胸宽深、肋微拱起,背腰平直,尻部稍斜,后躯稍高,腹平不下垂。四肢细长,蹄质坚硬结实,多为黑色,少量灰黑色。

石屏青绵羊营养价值

石屏青绵羊皮薄,肉色鲜红,肉质细腻,无膻味,味香可口,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18.5%、粗脂肪含量≤25%、氨基酸总量≥17.5%、水分含量≤78%。

石屏青绵羊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产地环境

石屏青绵羊土壤地貌

石屏青绵羊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养殖区土壤类型以水稻土、冲积土、赤红壤、山地红壤、砂壤土和羊肝石土为主。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凹,山脉走向多由西南至东北。东北部是老黑山,南部是大冷山,西北部是坡龙山、尼白木克山,中部是砚瓦山、笔架山,山川相间,高差较大,群山迭起,山清水秀。山地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5%;平地有石屏县坝、宝秀坝、坝心坝、龙朋坝等四个较大的坝子,平地面积仅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境内最高海拔2551.3米,最低海拔259米,石屏青绵羊最适宜在海拔2000米的山区养殖。

石屏青绵羊水文情况

石屏青绵羊养殖区属红河和珠江流域之间的分水岭地带,共有河沟35条,水资源丰富,水质清洁,没有人为和工矿污染。主河流红河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县境,境内有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和赤瑞湖两个天然湖泊,水面达43.4平方公里,蓄水量1.12亿立方米,有水库、坝塘381个,蓄水量3260立方米。

石屏青绵羊气候情况

石屏青绵羊养殖区属云南省高原亚热带山地气候区,由于地处高原,低纬、北回归线横穿南部地区,地势垂直差异显著,同时受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太平洋及西北大陆干暖气流的影响,季风气候较为典型,具有“四季皆有夏,一雨变成秋”的气候特点。历年最高气温32℃,最低气温-3.9℃,年平均气温18℃;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9.1℃;≥10℃的有效积温5950.0℃,无霜期316天;年日照时数22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2%,有效率达83%;年辐射量135.2千卡/厘米;最高降雨量1200毫米,最低降雨量800毫米,年均降雨量961.5毫米,其中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1.3%。

石屏青绵羊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历史渊源

石屏青绵羊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由于该羊性情温驯,该地人称之为“憨绵羊”。

2006年,云南省畜禽品种资源调查时,根据产地、外貌特征命名为石屏青绵羊。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石屏州志(卷三)》毛部记载:“马、牛、羊……”,推测约有二百五十多年饲养历史。据该地彝族老人讲,祖祖辈辈就饲养该羊。由于主产区是彝族聚集的高寒山区,交通不便,彝族群众一般的婚丧嫁娶及举行各种重要活动都要宰羊,妇女喜欢用青绵羊皮做垫背、用毛毡子御寒防雨防潮。由于受该地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风俗习惯及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了体型外貌较为一致的石屏青绵羊地方品种。
1990年,云南省建立了科学养羊综示区和商品羊生产基地。
1994年,“云南肉山羊品种选育”连续三个五年计划被列入云南省重点科技攻关计划。
2009年,石屏青绵羊列入云南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2010年,石屏青绵羊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
2011年,石屏县在哨冲镇水瓜冲村委会拖龙黑村建青绵羊保种场一个。

石屏青绵羊生产情况

2012年,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石屏青绵羊养殖区域范围3037平方公里,年存栏50000只。
2014年,石屏县保种场青绵羊存栏651只,全县青绵羊存栏6685只。

石屏青绵羊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产品荣誉

2009年,石屏青绵羊种源获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一等奖。
2010年,《石屏青绵羊遗传资源调查与保护项目》获红河州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石屏青绵羊”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石屏青绵羊石屏青绵羊

石屏青绵羊地理标志

石屏青绵羊地域保护范围

石屏青绵羊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境内,涉及异龙镇、宝秀镇、坝心镇、龙朋镇、哨冲镇、龙武镇、牛街镇、大桥乡、新城乡9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2°08′00″-102°43′00″,北纬23°19′00″-24°06′00″。

石屏青绵羊质量技术要求

  • 生产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
石屏青绵羊在石屏县9个乡(镇)均有分布养殖,最适宜在平均海拔2000米,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年日照时数2000小时的山区养殖。
(2)品种选育
石屏青绵羊以体躯被毛青色为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和饲养驯化形成的肉毛兼用型地方品种。
(3)养殖规程
育种方式:通过采取纯种繁育、提纯复壮为主,采取非近交的公畜轮回配种模式;禁止引进其它品种公、母羊,严防群体混杂的保种方法,生产优质纯正石屏青绵羊,扩大石屏青绵羊的养殖规模和发展速度。
饲养方式:石屏青绵羊的饲养实行放牧与圈养相结合,充分利用氨化秸秆、青贮饲料,适当补充精料,一般上午10-11点放牧,下午5-6点收牧,每周喂食盐1次;种植优质牧草,平衡四季草料。哺乳母羊、羔羊、病弱羊适当补饲精料、秸秆及少量青草。2月龄内羔羊、病弱羊不随群放牧,另外补饲护理。
饮水:山泉水、河水或自来水,水质符合NY5027的规定。
疫病防治:在石屏青绵羊饲养过程中,所用投入品(兽药、生物制品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整个石屏青绵羊养殖过程中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制定石屏青绵羊免疫程序适时对其开展免疫注射,春秋两季进行常规驱虫、药浴。加强疫病防控,提高石屏青绵羊的成活率和育成率。
主要疫病免疫程序表
序号
免疫时间
疫苗名称
预防疫病
免疫的方法
免疫期
1
母羊配种前25天
五号病疫苗
五号病
皮下注射1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
6个月
2
母羊配种前15天
羊痘疫苗
羊痘
按说明稀释,皮下注射0.5毫升,6天后产生免疫力
1年
3
羔羊40日龄
羊三联四防苗
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疽
皮下或肌肉注射,14天产生免疫力
6个月
4
羔羊50日龄
羊痘疫苗
羊痘
按说明稀释,皮下注射0.5毫升,6天后产生免疫力
1年
5
4月龄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苗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
皮下或肌注射6月龄以上5毫升、6月龄以下3毫升,14天后产生免疫力
1.5年
6
6月龄
五号病疫苗
五号病
皮下注射1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
6个月
7
注射五号病疫苗后21天
五号病疫苗
加强免疫
皮下注射1毫升,15天后产生免疫力
6个月
疫苗和使用:按免疫程序严格进行规定动物疫病免疫,羊群的免疫符合NY5149的规定;防疫器械在免疫前后彻底消毒。
兽药和使用:治疗使用药剂时,符合NY5148的规定。后期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发生疾病的种羊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的不作为食用淘汰羊出售。
羊只管理: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羊只进行驱虫、药浴。
灭鼠、灭蚊蝇:定期定点投入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及残余鼠药,并做深埋处理。消除水坑等蚊蝇孽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
卫生消毒:选用的消毒剂应符合NY5148的规定。羊舍周围环境定期用2%烧碱或撒生石灰消毒。每批羊只出栏后,要彻底清扫羊舍,采用喷雾、火焰消毒。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等用具进行消毒。定期进行带羊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疫病监测:畜牧兽医部门依照《动物防疫法》制定监测方案,并组织实施。
病死羊处理:对可疑病羊采取隔离观察、确诊。有使用价值的病羊应隔离、治疗,痊愈后,才能归群。因传染病和其他需要处死的病羊,应在指定地点扑杀,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
(4)青绵羊出栏、屠宰处理规定:石屏青绵羊养殖到12-18月龄为出栏最佳时期,体重35-45公斤。屠宰加工,放血要完全;剥皮、去头、蹄、内脏(肾脏除外)、大血管、乳房、生殖器,去三腺;修割整齐,冲洗干净,无病变组织、无伤斑、无残留小片皮、无浮行、无粪污、无胆污、泥污和血凝块。
(5)养殖记录要求:养殖记录包括羊只来源、配种、产羔、哺乳、断奶、增重、疫病防治、出售等,上述资料最少保留三年。
  •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明确登记产品市场准入所遵循的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名称、具体内容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961-2001《鲜冻胴体羊肉》执行。

石屏青绵羊专用标志使用

(1)分级:石屏青绵羊胴体大理石纹甚微,皮下脂肪的覆盖面也不多,但因肉瘦,含水量高,脂肪含量低而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
一级:胴体重 16-18千克,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
二级:胴体重 14-16千克,肉质好,脂肪含量适中;
三级:胴体重 12-14千克,肌肉发育中等,脂肪含量略差。
凡不符合三级要求的均列为级外胴体。
(2)包装:石屏青绵羊一般活体销售,不需要包装。标志使用人对石屏青绵羊配带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屏青绵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耳标。
(3)标识:严格执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规范手册,销售时在运输车辆显著位置粘贴和印刷农产品地理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
(4)贮存:冷却羊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75-84%,温度0-1℃的冷却间,肉体之间的距离保持3-5厘米。冷冻羊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18℃的冷藏间,冷藏间温度一昼夜升降幅度不得超过1℃。
(5)运输:公路、水路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船)或保温车,铁路运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