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杨梅历史悠久,据1986年考古发现,在河姆渡遗址中就有野生杨梅核的存在,这表明慈溪一带野生杨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七千年之前。杨梅人工栽培的历史至少有二千余年,最早关于杨梅的文字记载,出自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留下:“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未若吴越杨梅”的佳句,来赞誉世属吴越之地的慈溪杨梅。
明代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曰“会稽杨梅为天下冠”,而会稽杨梅又以烛湖山所产为佳。那么烛湖山在哪里呢?就在今天的慈溪市境内。清代雍正年间出版之《浙江通志》中记述:“慈溪产之荸荠种,味极甜美,为我国赤色之优良品种” 。我国园艺界鼻祖吴耕民先生更是对家乡的杨梅情有独钟,在1989年慈溪市杨梅研究所成立之际,欣然题下“慈溪杨梅世无双,深山冷岙盆聚宝””。
慈溪是我国著名的杨梅之乡,也是荸荠种杨梅的原产地。其主栽品种荸荠种杨梅:果实圆润、肉质细嫩、汁多味浓、甜中沁酸,色紫黑、富光泽、具香气、核极小,味极甜美,有“果中玛瑙”之美誉。慈溪杨梅相继荣获“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国果品著名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慈溪现有杨梅栽培面积8.2万亩,常年商品产量3万余吨。
慈溪杨梅不仅畅销国内,还远销国外。慈溪杨梅文化源远流长,自1989年6月第一届慈溪杨梅节举办至今,27年来,以“杨梅为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慈溪杨梅节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慈溪人民的重要节日。每当6月果实成熟季节,全市上下宾至客来,车水马龙,热闹非凡,每年吸引50万余游客前来采摘品尝。“慈惠三北,溪通四海”,小小圆圆的杨梅,已成为慈溪通向全国、通向世界的桥梁。
1. 土壤地貌情况:慈溪地势自南而北呈丘陵、平原、滩涂、海洋四种台阶式格局。全市海拔最高为446米,在山地丘陵中,有三种类型的地形:山麓坡地、山间谷地、陡峭山坡。而慈溪的产区属最宜种植杨梅的山麓坡地。地势起伏平缓,坡度多在0~17°之间,海拔高度一般都在200米以下,有利于杨梅的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杨梅适
宜栽培在酸性或微酸性的红壤或黄壤,以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含有
石砾、PH在4.5~6.5之间的砂质壤土为地;而土质黏重的山地,杨梅树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均差。慈溪杨梅分布区域的土壤多属微酸性砂质壤土,PH值为6.0左右,有机质含量丰富,为3.625%,含氮量0.21%~0.30%,速效钾71~104PPM,含磷量低,平均为6PPM。山地植被多以阔叶的双子叶植物(蕨类植物园、杜鹃、青岗栎等)为主,保持水土不被流失。
2. 水文情况:慈溪雨量充足,年平均降水量1325.0毫米。l/4的降雨量在春季,有利于提高杨梅苗木的栽植成活率。3月份地下20厘米处地温平均10.3℃,能使杨梅根系正常活动;4月份平均气温14.7℃,可满足杨梅开花、萌芽、抽枝的需要;5月份平均气温19.7℃,降雨量149.6毫米,有利于杨梅幼果的膨大;6月份平均气温23.9℃,降雨量164.4毫米,可防止果实成熟期的高温逼热。此外,慈溪杨梅产区湖泊、水库众多,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利于杨梅果实的发育。
3. 气候情况:慈溪属于北亚热带季风型气候,海洋性气候特征比较明显,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水充足,光、温、水资源十分丰富,基本体现光、温同步的特点。全市年平均气温16.3℃,夏季和冬季持续时间长,春季和秋季时间较短。相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气温变幅小。无霜期243天,年日照时数1933.5小时,日照多,≥10℃的年活动积温为5045℃。杨梅呈带状分布,山势为西南~东南走向,产区多为阴山或北坡。
慈溪的低山丘陵非常适宜慈溪杨梅的生长发育。独特的地理环境,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充足的光照,充沛的雨量,十分有利于慈溪杨梅的养分积累和果实膨大,使慈溪杨梅具有独特的风味。
慈溪市地处浙东杭州湾南岸,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介于北纬30°02'~30°24'和东经121°02'~121°42'之间,为沪、杭、甬三角地区结合部。市境总面积1154平方公里?(不含海域,未计入1954年后新成陆土地),海岸线北凸成弧形,长66公里(1986年图版量标为77.56公里)。慈溪杨梅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是翠屏山脉北麓,329国道以南,东、东南接镇海区、江北区,西、西南连余姚市。包括慈溪市横河镇、匡堰镇、观海卫镇、桥头镇、掌起镇、龙山镇、范市镇、三北镇、浒山街道、逍林镇、新浦镇等所属各村和慈溪市林场。地域保护范围面积21780公顷。目前生产面积4667公顷,年总产量2.5万吨。
1. 外在感官特征:其主栽品种荸荠种杨梅具有“色紫黑、富光泽、糖度高、风味浓、核特小、肉离核、质细软、具香气”的特征。果实中等大小,单果重10克以上;果实近圆形,果顶稍凹,果底平,缝合线较明显,果蒂小,核小,可食率不低于94%,果肉离核性好。
2. 内在品质指标:肉质细软,汁多味浓,酸甜适口,可溶性固形物10.5%以上,品质极佳。
3. 安全要求:慈溪杨梅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绿色食品标准体系组织生产。
1. 产地环境:慈溪杨梅产地环境为地势平缓的丘陵山麓,坡度一般在25°以下,海拔在400米以下,四周水资源丰富。土壤为
PH值4.5~6.5,利于排水的微酸性砂质壤土。全年日照充足,雨量丰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为海洋气候覆盖区,属典型的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要求。
2. 栽培技术:
a.品种选择:选择早荠蜜梅、荸荠种、晚荠蜜梅等优良品种。苗木选用枝条健壮,芽眼饱满,根系发达,须根多,断根少,嫁接口愈合良好,无病虫害、机械伤等症状。
b.定植时间:宜在2月下旬至3月下旬,栽植密度每亩15~25株,苗木栽植前定植穴施足基肥,覆15~20cm的肥沃表土。栽苗时应做到“苗扶正、根舒展、土踏实、盖松土、覆柴草”五个环节。
c.树体管理:采用自然开心圆头形整形。冬春季对树体进行整形修剪,并用疏删、短截、拉枝、撑枝、摘心等方法进行管理。
d.园地管理:幼树宜在秋冬季以树干为中心逐年扩穴改土,夏季中耕锄草,地面覆草。园地采用自然生草栽培,一般不行耕锄,每年在采果前割去杂草。秋冬季取山地表土、草皮泥进行培土。
e. 施肥:幼树每年施速效肥肥2~3次,抽梢前施。成年树根据树龄、结果量、生长势及立地条件确定施肥量。稳产树基肥以钾肥为主,配合适量氮肥;采后肥以草木灰、焦泥灰等有机肥为主。肥料使用按NY/T394-2000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
f. 花果量调节:宜采用修剪、疏花疏果等方法进行调节。
g. 病虫害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防治。病虫害防治中农药使用按NY/T393-2000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规定执行。
h.采收:杨梅成熟和采收日期因品种和立地条件而已,一般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分批采收。
早荠蜜梅、荸荠种、晚荠蜜梅果实色泽由红转紫红或紫黑时采收。
1. 标志:包装上应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的标准编号、商标、生产单位名称、详细地址、等级、规格、包装日期等,标志上的字迹应清晰、完整、准确。
2. 包装:产品内包装采用清洁、无毒、无异味的塑料小包装盒或小竹筐,外包装应坚固抗压、清洁卫生、干燥,对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有通风气孔。应按同品种、同等级、同规格的产品分别包装。
3. 贮运:验收后产品应迅速组织调运,长途运输应冷藏保存。运输时应做到轻装、轻卸,防机械损伤,选用减振性好的运输工具。应采用无污染的交通运输工具,不得与其它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
4. 贮存:宜采用冷藏保存。场所应清洁卫生、通风,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有污染的物品混存放。
- 中文名
- 慈溪杨梅
- 产地名称
- 浙江省慈溪市横河镇
- 品质特点
- 果大色佳、肉质细嫩、汁多味浓
- 地理标志
-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
- 批准文号
- 国家质检总局2004年第180号公告
- 批准时间
- 2004年12月13日
慈溪杨梅产品特点
慈溪杨梅产地环境
慈溪杨梅历史渊源
慈溪杨梅生产情况
慈溪杨梅产品荣誉
慈溪杨梅地理标志
慈溪杨梅地域保护范围
慈溪杨梅质量技术要求
项目
|
特等品
|
一等品
|
二等品
|
果形
|
呈扁圆形,果形端正
|
呈扁圆形,果形基本端正,允许有轻微缺陷
|
扁圆形,果形允许有缺陷,无严重影响外观畸形果
|
色荠蜜梅泽事荠种、晚荠蜜梅
|
紫红色至紫黑色
|
深红色至紫黑色
|
|
紫红色至紫黑色
|
|||
单果重/g>
|
10.5
|
9.5
|
8
|
肉柱
|
肉柱顶端圆钝
|
肉柱顶端圆钝或少量锐形
|
|
风味
|
新鲜、酸甜适口、肉质柔软、多汁、无异味、无霉变
|
项目
|
特等品
|
一等品
|
二等品
|
可溶性固形物/%>=
|
11.5
|
10.5
|
10.5
|
总酸(以拧攘酸计)/%<=
|
1.5
|
1.5
|
1.5
|